據(jù)中國軍網(wǎng)報道,日前,以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從樸茨茅斯起航前往印太地區(qū),預計于今夏停靠日本港口。這是繼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高調到訪印太后,英國試圖通過海外軍事部署拓展其全球影響的最新舉動。英國此次部署計劃為期8個月,由航母、驅逐艦、護衛(wèi)艦與核潛艇組成的艦隊將經(jīng)過大西洋、地中海、紅海、印度洋,最終抵達印太海域進行部署。期間,該航母打擊群還將先后參加北約“海王星打擊”聯(lián)演以及澳大利亞“護衛(wèi)軍刀”聯(lián)演。
航母(資料圖)
在人員編制方面,打擊群由最初的約2100名英國籍、200名挪威籍以及總計約200人的加拿大和西班牙籍人員,在打擊群抵達印太區(qū)域后,將擴大至超過4500人。打擊群指揮官布萊克莫爾表示,此次部署有三大任務目標,分別是宣告英國航母打擊群達成“完全作戰(zhàn)能力”(FOC);維護全球安全繁榮和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展現(xiàn)英國對北約2030年展望的承諾,也就是至2030年以前確保北約在軍事、政治領域得以保持優(yōu)勢,并有更具全球視野的戰(zhàn)略。
但在近年來“航向東方”的高昂興致背后,難以掩蓋的是英國海軍糟糕的戰(zhàn)備狀態(tài)。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自服役以來大小問題不斷,特別是兩艦曾分別在2022年和2024年各有一次因螺旋槳聯(lián)軸器發(fā)生的嚴重故障,而導致無法在預定的部署任務開始時出航的情況。2023年時,還一度有英國媒體爆料稱,為了在零部件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維持“伊麗莎白女王”號的狀態(tài),英國海軍不得不從“威爾士親王”號上拆卸一些關鍵設備進行“器官移植”。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軍航母啟程前往亞太地區(qū)部署之際,最近,英國對華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而其軍事動向卻顯示出在對華政策方面的矛盾性。換句話說,在美國保護主義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那樣,一方面還想繼續(xù)重溫其帝國舊夢,另一方面則需要深化對華合作,增強自身應對美國極端關稅政策的能力,維護自身經(jīng)濟利益。所以倫敦方面對這次的航母打擊群的亞太之行,并沒有做出太多的渲染。反倒是英國媒體,卻借此大肆渲染“挑戰(zhàn)中國論”,加劇英中關系的對抗。
英國此次部署如同一場“軍事IPO”——以高昂成本換取政治影響力。然而,其收益充滿不確定性:一方面,印太國家更關注經(jīng)濟發(fā)展而非陣營對抗,澳大利亞等傳統(tǒng)盟友已轉向務實外交;另一方面,中國在區(qū)域內的經(jīng)濟與軍事影響力難以撼動。英國若持續(xù)炒作“安全威脅”,最終可能淪為美國戰(zhàn)略棋盤上的“次級棋子”,既損耗國力,又損害中英關系。當“威爾士親王”號穿越蘇伊士運河時,其甲板上的F-35B戰(zhàn)機或許能吸引眼球,但航母銹跡斑斑的船舷,卻暗示著“日不落帝國”光環(huán)的褪色。
航母(資料圖)
還記得4年前,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也曾前往印太地區(qū)部署,盡管出發(fā)前一再炒作涉華議題,但最終為了避免激怒中國,“伊麗莎白女王”號還是選擇低調離開,沒有擅闖臺灣海峽。如今,中英關系剛剛迎來改善機遇,半年多以來,英國外長、財長先后訪華,修復了雙邊貿易對話渠道,這個時候倘若破壞對華關系,很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所以綜合來看,這次英國航母打擊群高調開往印太地區(qū),看似擺足了架勢,實則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
中國堅定走和平發(fā)展之路,倡導大家坐下來好好聊,有啥問題都能一起商量解決。不過,要是有人想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中國肯定不會輕易妥協(xié)。正如國防部發(fā)言人所言:“如果是朋友,我們會熱情款待;如果是敵人,絕對不會手軟。”最近幾年,中國海軍發(fā)展的速度可真快,福建艦這艘第三艘航母也快要服役了。它搭載的電磁彈射技術已經(jīng)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能顯著提升艦載機的起飛速度和效率。這說明中國海軍的實力又上了一個臺階,彰顯了維護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決心和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