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朝廷里那叫一個風云變幻,胡惟庸案鬧得是沸沸揚揚,這案子就像個無底洞,胡惟庸死了還不算完,好多人因為別人的供詞就丟了性命,大家都不知道這啥時候是個頭。
可奇怪的是,和胡惟庸是親家的李善長還活著。
他弟弟李存義那可是板上釘釘的同黨,按說李善長也脫不了干系。
但朱元璋念及他在朝廷里威望高,不僅沒殺他,還免了他弟弟的死罪,把李存義放逐到崇明島去了,這在當時可算是天大的恩典。
但李善長心里跟明鏡似的,他知道自己活不長了。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自己多少摻和了謀反的事兒,以朱元璋那多疑狠辣的性子,咋會放過自己。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家房子要修,他早不是當年呼風喚雨的丞相了,可修房子總得找人吶,總不能自己動手吧。
他就想到了帶兵的湯和,湯和是他老鄉,也是好友,他就找湯和借三百士兵當勞工。
這在李善長看來,就是件平常事兒。
可他萬萬沒想到,湯和轉頭就把他賣了。
湯和借給李善長三百士兵后,立馬密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對李善長又起了殺心。
要說這三百人,能干啥呀,而且兵還是湯和派的,根本不聽李善長的。
但就這么點事兒,成了壓垮李善長的稻草之一。
1、悲劇。
李善長曾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最后卻因為“借300士兵修房子”這種小事走上絕路。
朱元璋對功臣的態度,就像現代某些老板對核心員工:先用你(李善長當丞相,位極人臣),再捧你(給他弟弟免死,假裝寬宏大量),最后等你犯錯(借兵修房子?謀反嫌疑?。?/p>
所以要記住,老板突然對你特別好,別高興太早,可能是“捧殺”。
而公司里“功高震主”的人,往往最先被清理。
湯和是李善長的老鄉+好友,結果轉頭就告密。
說明啥?
同事跟你說“咱倆關系鐵”,可能只是還沒到賣你的時候。
職場里,利益>交情,別把私人情感帶進工作。
2、生存術。
李善長因為和案子沾邊,處境危險。
他找老友湯和借三百士兵修房子,結果湯和轉頭就把他賣了,密報給朱元璋。
第一,得認清現實,別盲目相信所謂的人脈。
李善長以為和湯和是好友,結果關鍵時刻被捅刀子。
別覺得認識幾個人就萬事大吉,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靠不住。
得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能力上,自己有本事才是硬道理。
第二,要有敏銳的洞察力。
湯和為啥能討好朱元璋?
就是因為他看清了朝廷的局勢,知道朱元璋的喜好和忌諱。
好比當下,也要看看社會的大趨勢是啥,行業里啥是熱門,啥是冷門。
別一股腦兒地瞎干,得跟著形勢走,才能借上力。
第三,別干損人利己的事兒。
湯和出賣李善長,雖然保住了自己,可這事兒不地道。
耍心眼兒、坑別人,也許能得一時之利,但長遠來看,肯定會遭人唾棄,也走不遠。
3、識人。
在這世上,得早點明白一些道理,不然非得吃大虧。
別對別人抱太大期待,也別指望別人能為你改變啥。
別人愛咋評論你,隨他們,別往心里去。
為啥這么說呢?
因為人性復雜得很吶。
好多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失敗,就是對人性無知。
不會識人,不會知人,盲目地相信感情和人心。
等被傷得痛徹心扉了,才明白感情不過是糖衣,利益才是內核。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就會發現,那些脾氣好、特別熱情,說話還左右逢源的人,往往城府深得很。
這些人表面上和和氣氣,心里指不定咋算計你呢。
他們熱情可能是為了套近乎,左右逢源是為了給自己謀好處。
你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他們,說不定哪天就給你使絆子。
所以得學會保護自己,別輕易相信別人。
和人打交道的時候,多留個心眼兒,別被別人的表象給迷惑了。
看清人性的本質,別傻乎乎地被人利用了還不知道。
記住,在這復雜的人際關系里,保持清醒,對人性的弱點有足夠的認識。
不盲目期待別人,不被感情沖昏頭腦,學會識人,這樣才能在這社會上少吃虧,走得更順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