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星空君寫了一篇關于門閥文化的文章,遺憾的是一少部分朋友沒看懂,甚至有人私信開罵。
很多搞投資的朋友只想看代碼漲還是不漲,不關心文學,不關心歷史。這讓星空君感覺很心累,一種帶不動的無力感。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興衰(當然包括代碼),都寫在歷史里。
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結尾寫到,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從人類歷史長河的視角來看,門閥文化有一定的道理(此處不探討對錯)。
今天不帶任何感情色彩,不探討對錯,只是客觀的給大家講兩個延綿1000年的門閥,范仲淹家族和錢镠家族。
一、先說范仲淹
為了便于理解,在講錢镠家族之前,簡單介紹下范仲淹家族。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先生是如何憂如何樂的呢?
范仲淹成為宰相后,有次察訪民情,遇到了遠方堂弟,已經落魄為災民,對他觸動很大。
之后他一直試圖解決家族子孫后代一夜赤貧的問題,設計了“義田”制度,范家受益800年。
義田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家族的成功者拿出一部分資金購買田地,但田地不是個人的,而是整個家族的。收益優先分給家族里的孤寡老人無勞動能力者,然后對族中讀書的后輩給予資助,每年收入的一部分將被存儲起來,以備家族突發事件,比如自然災害或戰爭。
由家族有聲望的老人共同管理義田,記錄收支。
大家發現了嗎,這其實就是家族基金。西方資本家玩的都是中國古人玩剩下的東西。
受益于義田制度,范家子孫后代名人頻出,如元代文學家范文英,明代官員范允臨,清代官員范文程、范來宗,民國文人范煙橋,新中國化工之父范旭東,當代名人范敬宜等等。
范仲淹的義田到了清朝已經擴張到了4000畝,足以讓整個范氏家族衣食無憂。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您還別說,他們可能真的有種乎。
二、錢镠和他的免死金牌
唐朝末年,有一個能征善戰的軍官叫錢镠。因為奇丑無比,出生的時候,他父親認為不詳要扔到井里,被祖母留下,所以小名叫婆留。
錢镠二十四歲,應募投軍,被董昌任命為偏將,隨軍平定王郢之亂。
乾符六年(879年),黃巢起義軍劫掠浙東,進犯臨安。錢镠采用伏擊與虛張聲勢等戰術,以少勝多,擊敗起義軍先頭部隊,而后又設下疑兵計,使得黃巢不敢進攻杭州。
(你看,門閥真的打過黃巢)
錢镠為唐昭宗平定地方叛亂立下大功,唐乾寧四年,昭宗李曄賜其丹書鐵券。上書錢镠本人可免九死,子孫可免三死,一般的罪請隨意。
也就是所謂的免死金牌。
后來唐朝分崩離析,進入五代時期,錢镠建立吳越國。
每次中原政權更迭,錢镠都會去主動派使者去聯絡,申請冊封,追求一個程序正義。
宋代的時候,錢镠已經去世,其后人主動帶領吳越國歸順趙匡胤,避免了血雨腥風。
整個宋代,錢氏家族超三百人進士及第,涌現出錢藻、錢惟演等諸多學術大家。錢氏家族不再局限于武將政要,涉足文學、醫學、哲學等領域,逐漸在宋代士人階層中嶄露頭角,成為備受尊敬的大家族。
在宋代編纂的百家姓,開頭是:趙錢孫李... ...
趙光義、朱元璋、朱棣、乾隆等歷代皇帝,都因為各種原因看過這塊免死金牌并被記入歷史。乾隆還特意寫了一首打油詩:《觀錢镠鐵券作歌》。
其中最為離譜的是朱元璋,他發的免死金牌自己都不認,但錢家后人犯法后,卻認了唐朝的免死金牌(也是唯一一次真正使用)。
錢用勤之子錢怞,字汝賢,一字士俊,自號嗜古,臨海人。自幼性淡泊,讀書善吟,得漢魏風味,著有《就正稿》。洪武二十四年,因都察院查勘其父在建昌知府任內的稅糧,而抄家入籍。乃奉“金書鐵券”至京,引奏唐皇賜券及先祖“納土”之功德。朱元璋于奉天殿接見,下令有司發還全部田產家財。—《錢氏族譜》
1951年,錢氏后人將這塊歷經風雨的免死金牌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
新中國著名的三錢也是錢镠的后人。
三、從歷史里學到了什么?
范仲淹解決不了天下的憂,但至少解決了家族的憂。
而大部分現代人其實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既不承認這個世界很多事實是一種客觀的存在(羅翔說,不要試圖在地上建立天國);也不去做出努力,你讓他去改變什么,他嫌累嫌麻煩,抱怨自己是牛馬什么也改變不了。
從歷史里學到了什么?
這個問題留給大家。
據《十國春秋》記載,錢镠非常愛自己的王妃莊穆夫人吳氏,王妃每年春天必歸臨安。
有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
錢镠寫信給王妃:“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