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調解進大墻是落實司法部一體化統籌推進“五項工作”的具體表現,也是筑牢監管安全防線的關鍵舉措,更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墻內延伸的生動寫照。
4月29日上午,針對臨刑釋罪犯徐某醫療信訪糾紛時間跨度較長、涉法涉規面較寬、不合理訴求較多的實際情況,南匯監獄通過“人民調解進大墻”機制,在浦東新區司法局促法處、矯正處牽頭下,由市人民調解協會指導,區人民調解協會、周浦鎮司法所、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形成合力,就罪犯的獄內醫療信訪糾紛進行現場面對面調解。
調解前,調解員就相關政策法規、解紛處理流程、證據固定等法定事項與監獄民警進行詳細的研究,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調解方案。同時,監獄民警就對該罪犯服刑期間開展個別教育和日常監管的成效以及尚待解決的難點問題進行了逐一研判。調解中,區調解協會與鎮調委會協同發力,通過事實證據的厘清、還原事實全貌、法律法規宣講、權利義務邊界、情感共鳴等調解技巧,終使罪犯認清自身錯誤訴求,接納調解方案,達成和解協議,將這起持續長達三個月的獄內信訪糾紛,止爭在了罪犯釋放前。
調解結束后,南匯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唐紹興及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同調解團隊進行了座談。雙方就進一步深化監調對接協同機制、加強專業調解人才的聯合培養、拓展獄內矛盾多元化解渠道、構建調解效果跟蹤評估體系、開展創新監調協同作戰理論和實踐研究等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為下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糾紛調解,從調解介入到完成最終化解,僅用時48小時,真正體現“爭分奪秒響應、大墻外協同發力、大墻內高效調解”,實現案結事了的快速閉環,充分彰顯了人民調解進大墻、監調協同機制“短平快”的效能。
責 編|袁 琳
審 核|徐連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