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結構歷史悠久。榫卯是中式美學,更是中國傳統木藝的精神內核。被稱為“巧奪天工”的中國古典智慧,無需任何釘子和膠,完全靠各種虛實結構的變化組合連接。據研究發現,早在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榫卯了。
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在徽州古建筑里亦有大量使用。榫卯是中華民族的千年非遺瑰寶,是藏在木頭里的東方美學,亦是中華匠人的哲學巧思。
想親手觸摸千年木構的奧秘嗎?想體驗不用一根釘子卻能“天衣無縫”的古老智慧嗎?讓我們在這個"五一"假期,一起來感受中華傳統技藝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
01
活動時間
2025年5月3日9:30—11:00
02
活動地點
安徽博物院蜀山館(新館)徽學堂
03
參與對象
7歲以上青少年
04
活動內容
知識課堂—>動手體驗榫卯技藝—>合影留念
05
活動報名
本次活動所含授課、動手體驗環節均為免費,報名通道將于5月1日下午17:00準時開啟,屆時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
1.凡參與活動者,請提前掃描上方二維碼報名,預約二維碼僅可核銷一次。
2.根據活動預約管理原則,活動采取預約報名制度,一個名額只許一人參與,沒有報名不能參與此活動。如因故不能參與,需在報名截止前一天取消,否則視為占用他人報名資格,等同于無故不到。
凡成功預約且無故不到或遲到2次以上(含2次)者,將取消其今后一年度內的活動預約資格。
3.雙休日和節假日參觀人流量較大,建議低碳出行,請照顧好隨行的老人與小孩。
4.安徽博物院可能采集并使用參與博物館活動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視頻),僅用于博物館活動推廣。來館參與相關活動即視作同意安徽博物院的以上行為。
5.咨詢電話:0551—63733907。
供稿:李梅
編輯:張梅
審核:張鵬
終審:卞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