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南京百年地標中山碼頭掀起“文藝浪花”——江蘇省文投集團大運文旅與南京公交集團傳媒公司聯袂打造的"交游"文創空間正式開業!這次“公共交通+文旅”CP組合,讓等船不再無聊,候車也能出片,市民直呼:“這波城市更新我投江豚雪糕一票!”
空間再造:候船時光變身文化劇場
江風穿堂而過,中山碼頭候船大廳變身潮酷的文化游樂場,南京云錦化作毛茸茸的文創玩偶趴在展柜上撒嬌,墻面上“長”出一片波光粼粼的冰箱貼海洋,舉著輪渡文創雪糕與江景自拍的年輕人笑稱:“海鹽配江風,這波美學Buff疊滿,朋友圈C位穩了” 。
“本來只是來吹江風,結果孩子集章上了癮,我啃著雪糕欣賞南京云錦,等船居然成了親子嘉年華!”帶著娃的張女士笑著舉起“戰利品”,直呼“交游”文創空間是遛娃黨的福音。
“我們要讓等船的15分鐘變成文化盲盒。”項目負責人揭秘,未來這里舉辦非遺手作體驗、城市影像展等活動。當汽笛聲與文創店的掃碼聲共鳴,這座百年地標正譜寫新的城市敘事詩。
交通網+文旅網=雙倍快樂
項目創新構建"交通網×文旅網"雙網融合體系,以中山碼頭為核心、聯動公交場站、巴士驛站升級為文旅樞紐,實現“交通網”與“文旅網”雙網融合。
開業當天,"交游"空間推出的"中山碼頭紀念船票"套裝引發收藏熱潮。從杭州來南京旅游的張先生表示:"自己戳的紀念船票,上面有乘坐渡輪的日期,帶回家作為書簽,永久珍藏,南京很好,下次還來。"
"以前覺得中山碼頭只是過江通道,現在變成能逛、能玩、能學習的文化據點。"帶著父母前來體驗的90后市民王先生表示。
未來藍圖:讓城市出行成為文化探險
未來將持續探索公共交通空間的文化賦能新模式,讓城市出行成為可感知的文化之旅,下月,即將在中山碼頭推出"交集”主題旗艦店,引入“文創+咖啡”復合業態,以江豚IP為核心開發盲盒、數字藏品等30余款文創產品。
“當汽笛聲與文創掃碼聲共鳴,當公交卡與集章冊產生聯結,城市出行便成為可感知的文化之旅。"南京公交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標志著公共交通空間從功能載體向文化載體的歷史性跨越。
隨著"交游"品牌的落地,南京正在書寫"微更新激活歷史空間,輕運營重構城市記憶"的創新范本——這個夏天,南京人有了新暗號:“走,去碼頭啃雪糕、集徽章、追江豚!”——當渡輪碼頭變成文創據點,這座城的每段旅程,都藏著意想不到的浪漫。
通訊員 童雯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笪越
校對 朱亞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