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春風怡人,它帶著清新與芬芳,吹走了冬天的沉悶與單調,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萬物復蘇,花紅柳綠,姹紫嫣紅,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無論是“春風吹又生”的堅韌生命力,還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歡快喜悅,亦或是“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淡淡哀愁,春風都是古典詩詞中不可或缺的靈魂元素。
下面學習武元衡一首與春風有關的詩作。提到武元衡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他的被刺事件,堂堂大唐宰相被當街刺殺并斬首,曠古未聞,白居易還因呼吁緝拿兇手而受到牽連,被貶為江州司馬。
武元衡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狀元詩人,他二十六歲參加科舉考試,因成績優秀,金榜題名,位列進士榜首,后兩度拜相,頗有政績,而且,他精于寫詩,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詩人宰相。
那年暮春時節,武元衡孤身漂泊在外,看著柳暗花殘的暮春景象,自然而然地想到春天將逝,又聯想到自己身處異鄉,因而觸發了悠悠鄉思,于是,揮筆寫下一首《春興》。詩作原文如下: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這首詩的大意是:
雨后初晴,綿綿細雨沖刷過的柳樹蒼翠欲滴、幽暗茂盛。
殘花凋謝了,也落光了,叫聲婉轉的黃鶯在枝頭啼鳴。
溫潤的春風刮了一夜,吹起了我的思鄉夢。
在夢中,我又追逐著春風,飛回了我的故鄉洛陽城。
武元衡這首《春興》是一首思鄉七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就從春天的景物寫起,用“陰陰”形容楊柳,既有天氣陰沉的原因,又是楊柳長得蔥郁的表現,暮春時節,正是“綠肥”之時,再寫“殘花落盡”,就是寫“紅瘦”了,在這綠肥紅瘦、流鶯唱晴的景象中,自然而然地就引發出悲春、惜春的情愫,異鄉的春天正悄然逝去,故鄉的春色想必也凋零了吧。
然后,直抒胸臆,以春風為媒介,將抽象的模糊的思鄉之情形象化、具體化,和煦的春風不斷吹送春天的信息,釀就了一夜的思鄉夢,又在夢中尋著春風的蹤跡,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家鄉,由此可見其濃濃的思鄉之情。
全詩語言淺白,平易自然;構思新穎,結構巧妙;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想象新奇,意境美妙;筆致入妙,情韻自佳。
突出特點是融春景、鄉思、歸夢為一體,寫春景只是起興,寫思鄉之情才是目的,由描寫暮春時節的春天景象入手,進而觸景生情,借助夢境,引發出魂牽夢繞的思鄉之情。
春風在武元衡這首詩中飽含著濃烈的情感寄托,仿佛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使者,不僅吹綠了大地,也吹散了游子心中的憂郁,將他們無盡的鄉愁送歸故土,讓讀者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份隨春風而至的、揮之不去的思鄉情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