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手術期間擅自離崗,據《經濟觀察報》,肖飛對此解釋:“期間我感到頭暈、手抖得厲害,實在無法開始手術,在確保麻醉后的病人很安全,且有麻醉醫生、臺上護士在場看護的情況下,我摘掉手套、脫手術衣,到手術室門口與領導協商能否更換巡回護士?!?/p>
肖飛稱,在等待領導回復的過程中,為避免進一步沖突,也為調整身心狀態,他返回病房測血壓、吃降壓藥、喝水,平復心情后,和一位朱姓醫生一起返回手術間順利完成了手術。手術歷時112分鐘,出血10ml,術后患者順利康復,術后第6天正常出院。
但據網絡流傳的“中日手術麻醉科醫護群”截屏內容,“肖飛亂接話發脾氣,把手套扔了衣服脫了,下臺說要更換巡回護士,不然手術就停。肖飛把規培醫師董襲瑩衣服解開帶她下臺?,F在手術時間沒有醫生。”據針對肖飛的舉報信,肖飛和規培醫師董襲瑩離開手術室時間長達40分鐘。
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被舉報婚內出軌事件持續發酵,其中最令人震驚的莫過于其在一臺胸腔鏡手術即將開始時,因個人糾紛擅自離崗40分鐘的行為。無論肖飛如何辯解"身體不適"或"需要協調人員",這一行為都已嚴重違反醫療規范。
手術室不是私人恩怨的解決場所,患者更不應成為醫患糾紛的犧牲品。一個將個人情緒置于患者安全之上的醫生,其職業操守已受到根本性質疑。
根據國家衛健委《手術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明確規定,手術過程中主要術者必須全程在場。肖飛離崗40分鐘的行為,直接導致已麻醉患者處于無主刀醫生的危險狀態。麻醉科醫師的專業分析顯示,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陷入"低血容量性休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醫療法規之所以嚴格規定手術全程在場制度,正是因為麻醉狀態下的患者生命體征極其脆弱,任何意外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肖飛提出的"身體不適"理由存在明顯漏洞:其一,高血壓癥狀應在術前評估中發現,而非手術即將開始時突然發作;其二,即使確實突發不適,規范的處置程序是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而非自行離場處理;其三,離崗期間帶著涉事規培醫師一同離開手術區,更暴露了其行為的非專業性。這些矛盾點顯示,所謂的"身體原因"更像是一個事后的托詞。
該事件不僅反映涉事醫生的職業操守問題,更暴露出中日友好醫院手術管理的重大漏洞。一家三甲醫院竟允許主刀醫生在手術中途長時間離場,說明其手術室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醫院在事發后近一年才因舉報事件作出處理,這種遲來的反應更令人質疑其內部監管的有效性。醫療質量與安全不能僅靠醫生的自律,更需要制度的剛性約束。
這起事件給本已脆弱的醫患關系再添陰影,當患者將自己的生命托付給醫生時,他們理應獲得百分之百的專業對待。肖飛的行為不僅危及當臺手術患者的安全,更損害了整個醫療行業的公信力。醫療行業需要以此為契機,重新審視醫德教育的重要性,強化醫療行為的過程監管,讓每一臺手術都能在陽光下規范進行。
醫學是神圣的職業,手術室是生命的最后防線。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違反醫療規范、置患者安全于不顧的借口。肖飛事件警示我們,在追求醫療技術進步的同時,更不能忽視醫德醫風建設。只有將患者安全真正放在首位,才能重建醫患之間的信任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