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首部原創科幻小說改編的AIGC短劇《太陽墜落之時》在成都市郫都區創客公園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辦公室舉行了看片會,華語科幻星云獎聯合創始人、監事會主席、時光幻象董事長董仁威,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副主席程婧波、主席助理董晶、秘書長阿賢出席。該劇由抖音、四川新傳媒集團、悟空傳媒聯合出品,是國內首個全流程采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打造的原創科幻短劇,于4月30日正式在抖音開播。
《太陽墜落之時》改編自獲得第七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中篇小說金獎的科幻作家張冉同名作品,講述了面對太陽風暴和地球生態危機,各方攜手應對挑戰的故事。全劇共30集,每集2-3分鐘,劇情以圍繞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巨型空間站展開,涵蓋50多個角色和200余處場景。
悟空傳媒總經理、該片導演鄭航向組委會介紹,這部短劇融合了災難場面與未來文明的探討。與傳統劇集制作不同,該劇從場景生成到鏡頭畫面、角色塑造到視覺呈現,均由AI多模態系統協同完成,大幅壓縮了制作周期與成本,實現 “3個月完成30集”,讓以往因預算受限而難以拍攝的 “硬核科幻” 得以落地,以小團隊構建出宏大敘事。
在看片會上,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成員紛紛對該劇給予高度評價。華語科幻星云獎聯合創始人董仁威指出,這是繼《三體》《流浪地球》之后,中國原創科幻IP影視化的又一創舉。他強調,當代中國科幻作家群體創作了非常多的經典作品,值得大力發掘和積極轉化。近年來,時光幻象公司通過舉辦“科幻電影星云獎”和“原石獎”,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影視開發價值的原創科幻IP,期待有更多像悟空傳媒這樣的創新先鋒企業前來合作。
組委會副主席程婧波表示,AIGC為中國式科幻作品影視化帶來全新突破和機遇,可以讓東方美學場景與宏大科幻設定落地成真,期待未來AIGC將傳統文化與科幻概念深度融合,拓展敘事邊界,推動中國式科幻影視從視覺奇觀向文化表達進階,重塑產業格局與觀眾體驗。
組委會主席助理董晶表示,“大投入、長周期、高風險” 一直是科幻文學影視化的難點,AIGC技術帶來了模式重塑,意義重大。特別這是首部由獲獎原創科幻小說改編的AIGC作品,將引領行業的挑戰和變革。本次短劇在抖音的上線,標志著科幻影視改編在技術應用和內容創作上邁向了新的臺階,為科幻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組委會秘書長阿賢認為,AIGC技術賦能《太陽墜落之時》原創科幻獲獎作品影視化,通過高效制作與創新特效,有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其革新創作模式,不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還或將催發形成沉浸式觀影、虛擬偶像互動、IP衍生品等新型消費場景,滿足多元需求,實現技術、產業與消費場景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
悟空傳媒副董事長桑葚和該劇相關技術負責人也參加了看片會。
另悉,今(30)日,AIGC科幻短劇《太陽墜落之時》聯合出品方四川新傳媒集團在成都組織內部看片會,特邀著名科普科幻作家、華語科幻星云獎聯合創始人董仁威,著名科普作家、冰川學者、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張文敬,著名科普作家、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監事長、四川電視臺制片人楊再華等在蓉科幻科普界代表人士出席。四川新傳媒集團董事長楊杪、副總經理唐俊出席看片會。
董仁威在會后發言。他表示,十六年來,堅持辦好華語科幻星云獎,是華語科幻共同體奮進的動力,通過獎掖《太陽墜落之時》這類的杰出作品,發掘張冉這樣的出色作家,為中國科幻影視積攢了一大批尚待開發的優質資源。AIGC新技術的小投資短周期高質量特性與原創科幻獲獎作品的影視化探索相碰撞,將促進實現“讓科幻作家富起來”這一目標,并鼓勵更多作家投身從事科幻創作創新、切身參與科幻全產業鏈生態。他代表華語科幻星云獎組委會,期待與四川新媒體集團繼續合作、深入合作、全面合作,期待中國科幻力量能夠積極影響世界和平發展。
目前,AIGC科幻短劇《太陽墜落之時》已在抖音平臺的悟空AI上線推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