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煙滾滾唱英雄,抗美援朝這一場戰爭,已經過去70多年了,英雄的靈與肉都化成了清風與明月,但我們仍舊深切緬懷他們!
因為這一場戰爭非常艱難,在國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志愿軍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也代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武力值水準,足以步入世界級水平。
抗美援朝的決策過程非常艱難,但最艱難、最核心的的不是國力差距問題,而是選擇誰掛帥的問題,因為真正有實力擔當志愿軍司令員的帥才實在太少了。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認為毛主席考慮的志愿軍主帥人選先后順序是粟裕大將、林彪元帥、彭德懷元帥三人,最后因為粟裕身體不好,林總出兵意愿不足,所以選擇了彭總。
其實,林總作為主帥人選,是有實際的歷史證據支撐,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年譜》明確記載:
毛主席問彭總:“你認為派誰去好?”
彭總覺得奇怪,因為他已經獲取會議信息,說:“中央不是準備派林彪去了嗎?”
毛主席介紹了林彪的相關情況,說:“這事還得你去。”
可見,從毛主席和彭總的對話,足以證明毛主席是考慮了林總,而且在會議上甚至說了要派林總去,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林總沒去成。
至于粟裕,大家之所以認為他也是主帥人選,主要在于毛主席多次讓粟裕來京開會,并打算讓粟裕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因為東北邊防軍就是志愿軍的前身,既然讓粟裕擔任這個位置,很大程度就是想讓粟裕指揮抗美援朝。
其實,這個并不能算實際支撐證據。
是否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和是否后續擔任志愿軍主帥,沒有絕對關聯。粟裕沒有做東北邊防軍司令后,毛主席讓鄧華替換粟裕,其后鄧華也沒有成為志愿軍主帥,而是志愿軍副司令。
讓粟裕來京開會也是很正常的操作,抗美援朝兩次決策會議:1950年10月2日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以及1950年10月4-5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都是擴大類型,粟裕作為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參與中央軍委關于東北邊防的籌備工作,他去參會很正常,不能說毛主席讓粟裕來參會,就是要讓他做主帥。
因此,其實并沒有實際證據證明毛主席考慮粟裕為抗美援朝的主帥人選,但毛主席想讓粟裕在前線參與軍事籌劃,應該是肯定的。
或許,如果在粟裕身體狀態允許的情況下,他可以趕赴朝鮮,毛主席隨即派遣陳毅元帥過去,讓陳毅主協調,粟裕主軍事,再次發揮陳粟組合的強大威力,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是歷史沒有假設,也不可能出現這種如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