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會發現,那些好的關系,能和諧共處下去的關系,大家都在默認著一種“相互虧欠”的狀態。
的確,如果雙方之間誰都在計較,把一切的界限都分得太清的話,那么這份感情無論如何也是走不長久的。
正如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所說:
“若想交情長久又深刻,就得學會‘虧欠’人,因為這能讓人感覺到重視感和參與感。”
所以,與人交往,建議大家還是隨性一點,有來有往,大家有需求的時候,能幫則幫,互相操心。
如此,大家一旦合拍共頻了,自然這份感情能長長久久。
沒有完美的關系平衡
人這輩子,最忌諱的就是樣樣要求完美,追求完美。
其實,但凡想要完美的關系,不動腦子想其實都覺得是行不通的。
畢竟,人一旦真的完美了,那也就意味著一切平衡,輸出和吸收完美相等,甚至在沒有任何瑕疵的情況下,其實人世間里的一切都配不上自己了。
顯然,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并且人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所以在這個前提下,人就不可能完美度過一生。
實際上,任何關系的需求以及維系,背后都有一種微妙的規律。
比如說,那些能長期穩定相處下去的關系,背后的兩個人,甚至是兩個圈子,都有一種不同程度上的利益上的往來。
正所謂:“既有相伴,必有相欠。”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互相之間的小有虧欠,恰恰才是保證雙方關系平衡發展的關鍵。
甚至,虧欠是彼此在生活關系里的一種真誠的互動,大家在一次次的小虧欠,小得小失之中,讓關系逐步加深。
關系但凡相處得下,都在虧欠彼此
那些長久的關系,細細來看,大家心里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虧欠”關系。
如果大家的心里都要對彼此的付出那么計較,對彼此的得失一直算來算去的話。
那么,終究自己的心里就越不平衡,甚至越來越覺得對方在虧欠自己。
說白了,大家的關系自然容易在短時間內轟然崩塌。
正如倉央嘉措所說:
“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
可以說,只要你覺得心里不得勁,覺得對方在虧欠自己,然后開始斤斤計較,甚至變得有怨氣的話。
如此一來,哪怕你們還有往來,但是很明顯,你對對方的態度和情緒已經變味了。
聽說過一個形容:
“兩個人在一起,就像兩瓶半滿的水。互相倒水,才會活水不斷。
如果只是一瓶往另一瓶倒水,而沒有互相補給,終有一天,有一瓶會被倒空。”
每一段健康且良性發展的關系,都會有所虧欠。
而且大部分的時候,大家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相同的。
就像一對夫妻,但凡想要長久和諧地相親相愛下去,那么雙方之間所扮演的角色一定是不同的。
而且大家對家庭的付出,也是沒法計算得出誰的功勞更多更大。
只有在其中無怨無悔,彼此尊重且相互理解下去,大家才會在一種都有所虧欠的狀態下,走向白頭偕老。
關系正常相欠,才能長久
作家武志紅說:
“不要怕麻煩別人,如果不彼此麻煩,關系就沒有辦法建立起來。”
任何關系,其實都是無法量化的,這也是為什么計較來計較去都計較不通,大家算來算去都是算不明白的原因。
如果總是太過在乎自己的付出,那么只會在各種糾結和哀怨當中,把自己折騰得夠嗆。
最終,關系不正常,不牢靠,不穩定,自然也就很快走向了分崩離析,再也無法回到過去那種良好的狀態。
甚至,大家再次遇到都會感到尷尬,甚至是煩惱且后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