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中社4月30號的報道,朝鮮新型的5000噸級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崔賢”號在4月25號下水三天之后,4月28號到29號進行了首次武器系統戰斗適用性的測試,朝鮮最高領導人觀摩了測試。
報道說,“崔賢”號于28號進行了超音速巡航導彈、戰略巡航導彈、防空導彈試射和127毫米艦上自動炮的試射。4月29號,又進行了艦對艦戰術制導武器和各種艦上自動機關炮、煙幕及電子干擾炮的試射。
朝鮮最高領導人評價了朝鮮是艦上火力系統,稱其“有效地配合搭載超音速巡航導彈、戰略巡航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等強有力的打擊手段和艦艇常規防御手段”。
從朝鮮官方發布的照片來看,測試的武器系統包括艦載版的“流星-1-2”防空導彈、“箭矢”亞音速遠程巡航導彈以及一款神秘的超音速巡航導彈。
首先,朝鮮只用了400多天時間就建成“崔賢”號驅逐艦,下水儀式之后三天就進行了全艦實彈測試,是非常令人驚嘆的。
盡管“崔賢”號驅逐艦上的有些技術裝備,比如說垂發系統,相控陣雷達等等,可能來自于俄羅斯的支持,但是5000噸的體格,堆了大大小小74個垂發單元,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的導彈,能取得這一成就,還是足以讓外界對朝鮮的國防工業能力刮目相看的。
其次要說軍艦下水之后三天就進行測試,這是違反世界普遍的艦艇建造規律的行為,但朝鮮裝備的發展條件恐怕也只能如此。
正常情況之下,建造一艘新型的軍艦,要經過預研、科研、研制、生產、陸地單元測試、陸地系統聯試、海上工程試驗試航、海上武器系統試驗等幾個必備的階段。但是朝鮮它的試驗條件有限,沒有世界普遍公認的專業合格的海軍試驗基地,沒有達到世界標準的武器測試設備,也沒有大型武器系統聯試聯調的標準性的體系,所以它無法走完世界通行的武器系統測試的流程。
下水三天就進行武器測試,弄得不好會對今后全艦性能達標和穩定性埋下隱患。但是對朝鮮來講,用那些海軍大國的通行標準來衡量,可能是不適用的,對于朝鮮來講,有用、能夠用起來才是主要的,其他的什么可靠性、穩定性等等,可以留待以后慢慢的去升級、提高,朝鮮其他武器的發展思路基本也是這樣,否則朝鮮就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擁有令人生畏的武器。
現在其實并沒有非常確切的消息顯示,“崔賢”號究竟試驗了哪些具體型號的武器?
從朝中社公布的影像資料來看,“崔賢”號試射了多種裝載于不同垂發單元的導彈,其中可能有超音速巡航導彈。因為從外形來看,試驗彈的戰斗部似乎采用了類似乘波體的構型,結合朝鮮曾經公開過乘波體外形的“火星-8”,因此推測這一次可能試驗超音速導彈。
巡航導彈,從“崔賢”號艦尾垂直發射單元的紅色彈體導彈來看,可能是自行研發的“箭式”亞音速導彈,這型導彈的射程據說達到了1500公里。
防空導彈,可能將陸基的“流星-1-2”艦空導彈,移植到了軍艦在前甲板的垂發單元當中。有消息說,這型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00到150公里。
不過從朝鮮方面發布的信息來看,25號亮相時艦艉10個超大直徑的垂發單元,這次可能沒有進行測試。朝鮮官方表示,“崔賢”號可以裝備艦載版的“火星-11”戰術彈道導彈。
關于“崔賢”號驅逐艦入列的時間也是令人驚訝的。朝中社稱,該艦將于明年年初交付朝鮮海軍服役,并投入作戰任務。兩年左右時間就建成全新型號的驅逐艦。咱們先拋開它究竟達到了什么樣的先進程度和質量可靠性不說,建造的速度絕對是世界上最快的,所以我們也不要吝嗇,就算人家是手搓版的驅逐艦,也可以對朝鮮國防工業的能力點個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