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反映
南長街金塘橋下的亭子不見了
“五一”假期第一天
記者來到南長街
游客熙熙攘攘
金塘橋橋洞內的商鋪正常營業
往大公橋方向
的確未見到亭子的身影
陪同外地親戚游覽的市民鄭女士
表示對亭子有印象
“以前還在亭子里坐著歇腳”
有網友對亭子的“消失”感到惋惜
有網友表示拆掉亭子才是恢復原樣
據了解
當初在橋兩側設置影壁和亭子
是為了改善由路面高差造成的
較為陰暗的橋下空間
亭子和橋下店鋪形成空間的連續
與古街氛圍相得益彰
并且營造了相對獨立的休憩空間
為行人遮風擋雨
資料圖(圖源:奧雅設計)
沒了亭子的金塘橋橋下空間
將有什么變化?
記者從相關方面得知
亭子只是暫時“消失”
節后就將煥新歸位
“五一”假期第一天
無錫旅游熱度“爆表”
截至18:00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含南禪寺景區)
涌入游客近16萬
在總臺春晚的帶動下
南長 街熱度高居不下
4月17日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項目
提升改造更新一標段
招標控制價公示
改造更新范圍
北至永樂路,南至清名東路內的南長街
南下塘及古運河精華段區域
這也是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人氣最高的部分!
總長約1.4公里
提升總面積約64000平方米
包括建筑外立面景觀、綠化、文旅節點
夜間視覺及室外地面、臺階、橋梁的改造提升
將古運河的重要旅游節點
串連成一幅流動的畫卷
讓人們在漫步中感受千年運河的韻味
具體怎么改?
此次提升保護工程,將以歷史傳承、文化保護、人民生活和商業發展為定位,讓文化資源與沿線自然景觀充分融合,串聯起古運河 兩條人文煙火街巷、三大文化片區、十處藝術綺景 。
此次對街區的保護提升,將進行“主街+水巷+里弄”的整體設計,通過系統梳理線路,強化不同巷弄的功能性,提升人的參與度,把主街人流引入巷弄。
具體將對 牛弄、金鉤橋弄、鴨子灘、張家弄、華云官碼頭、賀弄、浣紗巷、鎮塘庵、織衣巷、花園弄、奚家弄等12處主要巷弄以及2處太湖大道橋下空間 進行提升改造,引導游客探索那些充滿煙火氣息的小巷,激活南長街阡陌交錯的巷弄,鏈接主街、巷弄與河道,令整個街區實現創新蝶變。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是無錫夜經濟的重要地標,如何將更具城市記憶的體驗內容呈現給市民游客,也是此次保護提升項目的重點。據悉,該項目涉及的文旅夜間視覺提升工程將運用光纖機、激光投影機等現代科技,重點對 “金塘尋憶”“運河之眼” 等文旅節點進行更新改造,運河文化藝術館外還將安裝LED冰屏,點亮街區的夜空,讓歷史與現代在這里交相輝映。
記者:蔚來
校對:小阮
責 編:金鐘
編審:王粵海
來源 :江南晚報、無錫日報、無錫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