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水5月1日電(傅飛揚)“龍泉的西街太漂亮了,文化底蘊深厚,時尚的店鋪和產品也很多,沒想到中國的縣城這么有趣,帶給了我很多驚喜,回去以后我會把自己的旅程分享給同學和朋友,讓更多人走進龍泉。”“五一”假期,在浙江麗水龍泉市,來自羅馬尼亞的留學生陳信(Druliac Dan Cristian)說。
青石板、黑瓦房、馬頭墻、鵝卵石……如其所言,行走在龍泉西街歷史文化街區(下稱:西街),每一個足跡都流淌著詩意,古街的文化底蘊撲面而來。
西街源于唐代,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龍泉縣,西街由此而生。2015年4月,西街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其總面積達40.26公頃,核心保護范圍面積達8.25萬平方米。據考證,西街古時鋪面八百間,經營主業為劍鋪、瓷號、客棧、酒樓、綢莊、布店等。
西街夜景。(資料圖)龍泉市官方供圖
近年來,龍泉通過“微改造、精提升”,系統推進西街建設,形成了集休閑娛樂、文化體驗、餐飲購物和主題住宿等多元化業態于一體的復合型歷史文化休閑街區,先后入選浙江省首批“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樣板區”、浙江省首批非遺主題街區等,是當地的商旅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古街如何從“網紅”走向“長紅”?龍泉把注入新鮮血液和打造優質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
“五一”假期前夕,該市舉行“宋韻西街·共筑繁華”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招商推介活動,吸引了不少文旅企業及投資商前往參加。
“2022年我們剛到龍泉時,西街還是一塊‘璞玉’。3年來,我們成功設計運營水塔咖啡、吾倉西餐廳、三兩風甜品鋪等8家涵蓋餐飲、民宿、旅拍等多門類的門店,大部分都已成為街區里的‘網紅’,今年還將新增兩家主題酒店。”投資人朱齊鶴說。
4月30日,“宋韻西街·共筑繁華”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招商推介活動在龍泉舉行。龍泉市官方供圖
此次招商的區塊位于三江口生態區,按功能打造了旅游集散中心、海絲廣場、江西會館“三大文商旅融合板塊”。
投資人吳利文和團隊成員在全國考察了多個文旅項目后,最終被龍泉的文化魅力和營商環境打動,選擇入駐西街江西會館區塊,投資建設高檔中餐廳項目,“我們將深度挖掘龍泉本地食材與美食文化,讓游客通過味蕾記住龍泉。”
龍泉素有“劍瓷之都”的美譽——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盛于宋元,其傳統燒制技藝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首個入選的陶瓷類項目;龍泉寶劍的歷史則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2006年,龍泉寶劍鍛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古街與非遺雙向奔赴,千年歷史故事便有了鮮活的載體。
步入位于西街的古窯里青瓷坊,“釉色青翠如春水”的龍泉青瓷格外吸睛。自該青瓷坊主理人金朝軍記事起,他的太爺爺就在窯廠里打工,到爺爺手里有了自家的窯廠,從父親開始便真正擁有自己的金品窯了。
如今,金朝軍繼承父業,繼續燒窯。眼下煤氣窯盛行,因其燒制的青瓷成色均勻且成品率高。相比之下,燒龍窯成本高,成品率卻低,但金朝軍堅持燒龍窯。在他看來,龍窯燒制的青瓷,更有泥土氣息,而真正打動許多游客的,也正是這份薪火相傳。
據介紹,5月1日至8月底,龍泉將推出“非遺煥物購”“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望甌·陶溪川”“龍小博、龍小圖、龍小文”“文物主題游”“來龍旅居”等六大主題共105場活動,涵蓋非遺體驗、文化惠民、共富市集等多個維度,其中相當一部分將在西街亮相,為游客“解鎖”多元文旅新體驗。(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