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成都自然博物館供圖
人民網成都5月1日電 (王凡)5月1日,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當日,自然館“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該館將通過活動、講座、展覽、專欄等形式,結合館藏特色陸續上新博物館新玩法。據了解,該系列活動將圍繞“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博物館日、端午節三個時間節點,打造多場景“科技+藝術+民俗”跨界體驗,舉辦百場精彩活動,以趣味互動形式傳播自然科學知識,寓教于樂,以新理念和新技術構建文博消費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新活動:趣味互動解讀自然
1日上午,在館內一樓大廳,眾多孩子們排隊集章打卡,天真無邪的笑聲充斥著館內的每個角落。他們手里拿著精美的打卡冊,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同時,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其中,一邊幫孩子拍照,一邊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五一”期間,自然館將上新多場精彩活動。5月3日,全新升級的“博物館奇妙夜2.0”將拉開大幕。該活動將圍繞地質環境、礦產資源、川渝恐龍、生命起源、生物多樣性等內容,通過設置尋寶任務、尋寶道具和尋寶獎勵等方式開展趣味活動。
全新的“奇趣自然”系列社教活動也將在假期與大家見面,“夏蟲偵探社”和“小鳥集合啦”把深奧的自然科普知識轉化成輕松的沉浸式游戲任務,以更為有趣的方式讓小朋友參與其中。“科普+藝術”跨界劇:木偶戲《木偶奇遇記》將于5月5日與觀眾見面,該劇根據意大利著名童話作家科洛迪的同名童話小說改編,講述一個典型頑皮孩子的成長歷程。
精彩不止于此,“自然探秘 未來生態局”研學團首發計劃也將在國際博物館日啟動。屆時,觀眾可以根據特定的劇情,尋藏品解謎題,開啟一段充滿趣味和挑戰的探館之旅。在上新季里自然館還會持續上新展覽、研學、活動……將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進行有機融合,吸引觀眾探索自然奧秘。
新講座:在學術碰撞中點燃求知熱情
1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熱鬧舉辦。自然館特邀專家歷史學博士栗子老師以“動物外交:絲綢之路上流動的文明符號”為題,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從漢代的汗血寶馬到明清時期的長頸鹿等動物在東西方交往中的重要角色,生動解碼了跨越千年的自然與人文交織史。現場座無虛席,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講座結束后,許多觀眾還意猶未盡,紛紛圍住專家請教問題,氣氛十分熱烈。
據了解,該講座是“博物館里的一堂課”的第一講,在“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中,自然館將開展多場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的講座。
新專欄:在自然科學海洋中自在暢游
在“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中,自然館除了持續舉辦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讓觀眾在趣味互動中品讀自然,還將在微信公眾號上線全新科普欄目“自然說”。自然館將在“自然說”科普欄目不定期推出科普小短文,圍繞自然館藏品以輕科普的方式講述自然知識。
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自然奧秘與公眾認知重要的連接者、創新者以及文化身份守護者,自然館始終肩負著傳播科學精神、弘揚文化價值的使命。“‘自然謎語·博物致知’主題活動上新季將以輕松不失深度、趣味蘊含啟迪的方式,構建起連接自然、人文與科技的立體網絡,這是自然館的一次創新探索,同時也是呼應‘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的成都實踐。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展覽+教育+體驗’融合模式,通過特色主題活動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適應新的技術前沿,激發年輕人活力,讓更多觀眾在這里熱愛生命、敬畏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