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小雨飛防,漁業致富指南, 安徽農業科學,VIP。
江西一河道鯽魚頂水泛濫
4月19日,IP地址為江西的博主@小雨飛防發布了一則短視頻,具體地址未知,我們只能按博主的IP地址為參考。這個視頻沒有配文,不過加了4個話題,分別是“逮魚摸蝦”、“山間小溪”、“我的鄉村生活”、“最美原生魚”。
視頻中可以看到走向一處野外的小溪流,溪水非常的湍急,但溪流邊緣卻隱隱約約貼著很多白色的小魚。當博主走到近前,我們會發現水面有許多小鯽魚不斷跳起落下,溪流邊緣密密麻麻滿是鯽魚!這場面讓人恨不得鉆進屏幕,哪怕我不能帶回家,幫忙撈魚也肯定很爽。
視頻的后半段,博主展示了這些鯽魚有多好撈,他只是將伸進水中,輕輕一撈就捧起了多條鯽魚。這些小河鯽一看就靠譜,煎一下熬湯得有多鮮都不敢想。然后博主開始將魚裝進紅桶,遇到這種情況要克制不帶回家看來是不可能的。
該博主在同日發布了另一則視頻,展示的依然小溪鯽魚頂水的場景,不同的是,剛才的視頻更多的是展示魚群的壯觀,而這個視頻則開始發力撈魚了。博主一行似乎是3個男子,他們分工合作,兩個人站在水中,用網兜放在水中。不一會兒網兜中就裝了不少的鯽魚。然后將鯽魚倒到紅桶中。岸上待命的人等到紅桶快滿就將鯽魚裝到麻袋中。
他們的收成有多好?根據博主在評論區的回復可知,他們在20分鐘內居然搞到了200斤!看視頻中鯽魚的密度,這個數據造假的可能性應該不高。
網友看到了除了羨慕還勾起了深深的回憶,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但是看著網友們的描述確實是很有感覺。有個網友表示:“這畫面一下把我拽回了小時候!挽起褲腳踩進清涼溪水,摸到滑溜溜小魚的瞬間,快樂比啥都純粹!”還有個網友表示,這一幕少說有30多年沒見了。
另外一則網友則比較在意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除了可能是過去資源比較好這個客觀原因,鯽魚群聚集肯定是存在其他可能性的。網友們對此的說法各不相同,有說是因為3月是鯽魚繁殖期;有說是因為有人下藥了,所以魚往河岸兩邊靠;有人說就是魚多,水流太急了,魚游累了,靠在水流緩的地方休息;有人說下大雨了上水了,就是會這樣;有人說是雷雨天氣逼得鯽魚往上游跑;還有說就是魚塘跑出來的。
這些說法確實都有可能性,但都是結論,導致這些結論的原因是什么?還是無法解釋。
為何出現這種情況?
鯽魚的繁殖期集中在3~7月,根據各地的水溫和地域氣候,以及鯽魚本身的品種不同可能有差別。不過江西的鯽魚在3~5月出于繁殖高峰期是沒有啥問題的,生殖本能可能是導致鯽魚群聚集的原因。
鯽魚屬于在春季進行產卵的魚類。當水溫穩定維持在15℃至20℃這個區間時,性腺發育成熟的鯽魚個體會朝著上游游動,去探尋適宜的產卵場所。雌性鯽魚需要借助逆流游動的過程,讓水流沖擊自身,以此刺激性腺進一步發育,同時依靠水流的沖刷作用完成排卵。鯽魚的魚卵帶有黏性,必須附著在淺水區域內的石塊、水草或者枯枝的表面。而河岸地帶由于底質情況復雜、遮蔽物眾多,所以是鯽魚產卵的理想之地。
在鯽魚的繁殖期,雄魚會主動去追逐雌魚,通過與雌魚腹部摩擦的方式,促使雌魚排卵。這種獨特的繁殖行為,直接致使鯽魚群在近岸的淺水區域出現密集聚集的情況。倘若進行解剖觀察,會發現性腺成熟的雌魚,其卵巢重量占體重的15% - 20%,卵巢內的卵粒飽滿且呈現出橙黃色;而輕壓雄魚的腹部,會有白色的精液流出。此外,河岸上附著的透明卵粒,同樣是鯽魚繁殖行為的有力證明。
不過是否有這些情況,博主應該是沒太在意。
如果剛好下大雨了,或者剛好恰逢雨季,溪流水量增加水流速加快,那鯽魚就得對抗急流,這可能讓它們消耗大量的能量,于是就得主動靠近河岸附近的緩流區以節省體力。
雷雨天氣與水位突變可能短期激化魚群遷移行為。低氣壓伴隨的雷雨會使水體溶氧量下降,迫使鯽魚上浮至溶氧較高的水面或上游區域。同時,雷電產生的低頻振動可被鯽魚側線系統感知,引發恐慌性頂水逃竄。暴雨后溪流水位上漲,淹沒岸邊植被區,鯽魚會短暫進入這些新生淺水區覓食水生昆蟲或藻類。
另外人為因素也確實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不過我感覺不太可能是被放藥了。因為如果藥效太強,魚類會因中毒缺氧而浮頭靠岸,但此類情況常伴隨大量翻肚死魚、鰓部出血的情況,但視頻中看起來完全沒這么嚴重。就算只是麻魚的藥,那些魚也會變得遲緩,但看視頻中,博主抓這些魚的時候,這些魚的躲避動作還是很敏捷的。
至于有沒有可能是養殖場出逃的,這個真不好說,畢竟是需要明確的證據的,不然就完全是推測罷了。
總之出現這樣的現象倒是不奇怪,但是如果這種現象持續超2周或出現死魚,那就得留意了,到時候要立即聯系漁業部門進行水質毒理檢測,以排除污染物或病原體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