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郭其鈺)“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千年前,詞人柳永筆下繪盡宋代音樂的繁華盛景。如今,當落日余暉漸漸隱入宮墻,浙江杭州德壽宮的夜色隨即被音樂點亮。
“五一”假期,德壽宮以“日落‘樂'不落——宮闕尋音”為主題,開啟杭州首個博物館夜間音樂Live模式。
“五一”假期,杭州德壽宮開啟夜間音樂Live模式。(德壽宮 供圖)
從白天的游園尋音、宋韻舞樂、風鈴手作,到夜晚的宮廷民謠,德壽宮通過晝夜聯動的沉浸式體驗、宋韻文化與潮流音樂的跨界碰撞,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可聽可感的博物館”文化盛宴。
隨著夜幕降臨,德壽宮重華殿廣場的飛檐斗拱浮光掠影。微風拂過,鼓點響起,莊重的石磚灰瓦搖身一變,成為露天“Live House”(音樂展演空間)。當歌曲《Last Dance》前奏響起,全場觀眾揮舞著熒光棒自發齊唱,將夜游氛圍推向高潮。
“沒想到能在古色古香的宮殿里嗨起來,感覺是另一種博物館奇妙夜,特別是‘白天看展,晚上蹦迪’的反差感很吸引人。”游客曹女士表示。
“五一”假期,每晚都有不同音樂人以盲盒形式隨機登場。他們用流行、民謠、搖滾、國風等多元音樂風格,實現多元曲風與宮廷韻味的碰撞。
“我們特意為這次演出準備了馬頭琴和互麥表演,期待搖滾音樂和宋韻文化能碰撞出別樣的火花。”“五一”當晚演出的black whale樂隊隊長表示。
“五一”期間,杭州德壽宮上演國風演出。(德壽宮 供圖)
而在白天,德壽宮則化身沉浸式“聲音博物館”,游客可領取尋音地圖參與“宮、商、角、徵、羽”五音打卡,以及打卡風鈴墻、邂逅流動貨郎、挑戰五音盲盒游戲等。此外,傳統樂器展演、舞蹈《宋舞風華》等一場場國風演出,讓宋韻文化與當代審美產生奇妙共振。
德壽宮運營團隊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古建活化+音樂場景+夜游經濟”三重賦能,既打破公眾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也打破博物館的時空界限,以多元場景、豐富體驗吸引更多年輕群體走進德壽宮,助推宋韻文化“出圈”。(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