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你這十幾年可以點都不顯老啊!”56歲的王女士熟稔地和袁院長嘮著家常,仿佛老友相聚。可誰能想到,這份看似平常的對話背后,竟藏著一個跨越12年、兩代人的故事?
王女士,肺腺癌,2024年8月份做常規體檢發現了肺部有問題。進一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后,確診肺腺癌,雙肺多發轉移。在化療+免疫治療2個療程后,轉去省腫瘤醫院進行基因檢測,準備吃靶向藥,目前已化療3期,復查腫瘤縮小。而在這段時間里,母親頻繁催促她去找袁希福院長。
“我說,你叫我緩一下。她現在非得讓我來吃。反正一打電話就說,你去吃中藥沒?”王女士說道。
那王女士是什么原因會找到袁院長呢?
原來,2012年時,王女士的母親,朱阿姨,在河南省人民醫院確診了右肺鱗癌,但因為病灶離動脈血管較近,風險太大,做不成手術,醫院建議進行放化療。朱阿姨在那一年經歷了6次化療,13次放療。本以為治療后,病就控制住了,可結果卻不如預期所想。出院回家后朱阿姨胸疼的更加厲害了,被疼痛折磨得整夜整夜睡不著,右腋下還長了個小疙瘩。朱阿姨開始自暴自棄,不愿治療。女兒看到母親如此情況也是非常焦急,后來一個老鄉告訴女兒自己家中有人曾在希福醫院吃過幾年中藥,效果不錯,可以去試一試中醫。雖然聽到老鄉這么說,但朱阿姨一家心里仍是沒底,可已經這樣了,死馬當活馬醫,去試試看吧!就這樣,2013年4月8日,朱阿姨的女兒拿著母親的病情資料,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尋求中醫治療。
直到現在,老太太還在堅持春秋兩季在袁院長那里鞏固中藥。從臥床不起到操持家務。如今85歲高齡的她,精神矍鑠,成了十里八鄉口口相傳的“傳奇”。“俺媽開始吃了100付之后,就換季再吃,一年吃兩回,現在還吃著吶。現在身體可好,給俺爹都送走了。現在都85了。”
其實,王女士自己也想吃中藥,一邊是母親的催促,另一邊也是怕靶向藥耐藥,醫生說半年就耐藥了。而在此次問診28天后,4月28日,王女士再次出現在診室,眼里閃爍著驚喜:“吃了20付了,比以前好多了,以前總容易感冒,得比別人穿得多好多,現在抵抗力強了,都不感冒了”她笑著說,“我老公還說,有這么神奇嗎?我說那就是這么神奇...”
從72歲到85歲,從女兒到母親,跨越12年的抗癌路告訴我們:癌癥從來不是倒計時牌上的數字游戲,而是教會人類如何優雅地與命運共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