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侯佳欣)今年“五一”假期,重慶榮昌、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黟縣、江蘇東海等地宣布對游客開放機關食堂,引發廣泛關注。記者注意到,此輪開放集中在5月1日至5日,供餐以地方特色小吃為主,多采取葷素搭配套餐,價格普遍在10至20元之間。
在重慶市榮昌區,食堂供應菜色包括:包括豬油泡粑、羊肉湯、榮昌鹵鵝、黃涼粉、回鍋肉等;在浙江衢州,食堂菜單上不僅有清漾毛氏紅燒肉、三衢小炒黃牛肉、好生態龍游飛雞,更有兔頭、鴨頭、鴨掌等衢州特色風味小吃。
游客在榮昌機關食堂內選取自己喜歡的菜色。“榮昌微發布”公眾號圖
“我們是今天10時40分來的,點了10份小菜,一共花了66元。”5月2日,一位從外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王西(化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自己和家人來重慶旅游,從網上看到了重慶榮昌區機關食堂開放的新聞,就過來了。整體的體驗非常好,環境很好,味道也很不錯。”
近年來,機關食堂在節假日期間向公眾開放,成為多地政府增加便民“溫度”的新嘗試。5月2日,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機關食堂在假期向游客開放,不僅有助于緩解旅游高峰期的就餐壓力,也有利于塑造服務型政府的形象,正所謂“人民政府為人民”,這也是一個生動的詮釋。
“這一舉動有利于拉近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距離,讓公眾對其日常運行有了更多的了解。”金春林表示,從餐食菜色上看,各地基本都以當地名菜為主,蘊藏著很多文化印記,機關食堂實際也成為了當地文旅推介的一個窗口,讓更多游客認識當地文化、了解當地特色,從而更好地擦亮當地文化與旅游品牌。
記者注意到,開放政府食堂,近兩年已有不少地區嘗試,浙江衢州市在去年國慶期間也開放了食堂、甘肅敦煌市在今年春節期間開放政府機關食堂等。
談及是否可能存在“與民爭利”的問題,金春林表示,地方政府開放機關食堂,是一種應對旅游高峰的務實舉措,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個重要嘗試,其目的更多在于文旅推介,與商業化餐飲可以形成良好互補,而并非形成對壘態勢。總而言之,作為一次服務性政府建設中的嘗試,確實做到了“既為民又親民”,形成了一種新的旅游體驗,期待能在未來的不斷實踐中有更多的創新和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