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時老說“相由心生”,雖說不能光看臉就給人下定論,可人臉上的表情啊、眼神兒啊,還真會在不知不覺里把心里的事兒給露出來。
我結合了心理學研究,再加上平時生活里觀察到的,發現有三種臉上的“痕跡”,常常跟那些心眼兒不正、心機深的人搭邊兒。這些痕跡就像個沒聲音的警報,提醒咱得留點兒神,別一不留神就掉進人家的套里。
一、眼神飄忽:心虛的人在“遮遮掩掩”
現象
跟人說話的時候,有的人眼神兒老是飄來飄去,不敢正眼看對方,還會故意躲開別人。
就比如說,跟人嘮嗑,正常人都會看著對方,真誠地交流,可要是碰到眼神兒總是亂瞟的人,就得小心點兒了。
心理解析
心理學研究說了,眼神兒就是情緒的“信號燈”。
正常交流的時候,心里沒鬼、真誠的人,大概會有一半多一點的時間看著對方。
但那些心虛的人,心里不安穩,或者心里藏了事兒、在說謊,就會不自覺地轉移視線,想把真實想法藏起來。
這種人一般就兩類:
一種是那些有事兒瞞著別人的。
就像之前有事兒例里講的,樓上的鄰居來借錢,眼神兒直躲,實際上自己都快被債務壓垮了。
還有一種就是愛算計的。
就比如說劉鑫接受采訪的時候,眼神兒閃閃爍爍,說話也不利索,后來被大家發現她老說謊。
應對建議
咱也別非得揪著人家是不是在說謊不放,多觀察觀察這人的行為邏輯對不對。
要是發現人家眼神兒和說的話根本對不上,比如說笑著,眼神兒卻空空的,那咱就趕緊別跟他聊了。
二、假笑成癮:虛偽的人的“社交套路”
現象
有的人笑起來特別僵硬,不自然,嘴角往上咧著,可眼角的肌肉卻耷拉著。
還有的人呢,故意一個勁兒地堆笑,想要把真實情緒藏起來。
就像有那種“假笑親戚”,表面上可熱情了,一個勁兒打招呼,實際上是想打探別人家的隱私,最后還惹出不少麻煩。
科學依據
微表情研究顯示,真笑的時候,眼輪匝肌會收縮,眼角就會形成“魚尾紋”。
但假笑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只有顴大肌在動。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些假笑的人,表面上看不出來,實際上心思可多了。
深層動機
這種人一般就把笑容當成操控社交關系的工具,先裝得特親切,取得別人的信任,然后就琢磨著算計別人。
識別技巧
觀察觀察,看他笑的時候,身體其他部位是不是也跟著放松,比如肩膀、脖子。
再留意一下,他笑的場景是不是有點奇怪。
比如說,自己犯錯了,突然就“哈哈”大笑起來,這就不太對勁兒。
三、嘴角下垂:怨氣大的人的“情緒傳染源”
現象
有的人老是拉著個臉,嘴角往下耷拉著,說話的時候,還皺著眉、撇著嘴,全是負面表情。
從面相學上來說,有人覺得嘴角下垂的人“心里頭有怨氣”。
像《駱駝祥子》里的虎妞,那張潑辣的臉就有點這種感覺。
現代心理學則認為,長期心里頭不痛快,會形成一種肌肉記憶,臉就老是那副愁苦的樣子。
行為特征
語言攻擊性:比如說,有的人就愛諷刺、挖苦別人,看誰都不順眼。就有那種人,說話特別不客氣,專門貶低別人。
能量消耗型:跟這種人待在一起,很容易被他們的消極情緒給影響到。
就像有篇文章里說的,一個女高中生因為接觸了自殺群,整個人都變得抑郁了。
自我保護法則
別跟他們爭辯誰對誰錯了,這種人沒必要浪費口水。
要是發現對方一直散發著怨氣,趕緊離遠點兒才是上策。
四、為啥“相”能反映“心”呢?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臉部的肌肉活動和大腦里的杏仁核、前額葉皮層聯系可緊密了。
要是長期心里頭有負面情緒,就會改變臉部神經的走向,形成一種“表情肌肉記憶”。
而真誠的表情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很難裝得出來。
就像有研究說的,冰球運動員的面部寬高比跟他們的攻擊性還有一定的關系,這就說明生理特征跟心理特質確實有點潛在的聯系。
五、怎么避免“以貌取人”的偏見呢?
動態觀察法
不能光憑一個表情就給人定性。
得長時間觀察這個人的整體行為模式,才能下判斷。
情境驗證法
在利益沖突或者壓力大的時候觀察他的反應。
有個事兒例,有個人因為餐廳里菜沒點夠,就開始大吵大鬧,這就能看出來他沒啥涵養。
能量感應法
要小心那些讓你“越相處越累”的人,他們可能正在消耗你的心理資源。
六、“心眼兒壞了,就一定會露在臉上”,這話雖然不是絕對的,但臉上的線索確實能給我們提供很多重要信息。
咱別老糾結“看相”這事兒有沒有科學道理,把它當成一個識人的小提醒就行。
咱們真正要做的,是在保持開放心態的同時,學會用理性來判斷,保護好自己。
畢竟,別人啥樣咱管不了,但咱自己心里得有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