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與越南海警剛在北部灣進行了聯合巡邏,緊接著,河內又遞出一份重磅邀請函,中美均受邀,但反應卻截然不同。
(越南閱兵預演,解放軍司禮大隊驚艷亮相)
1、特朗普找借口,不想搶越南的風頭
每年4月30日,是“越南南方解放、國家統一”的周年紀念。今年,已是50周年。為了讓這個半個世紀的重要時刻更具國際意義,越南政府大方地向昔日的盟友如中國、老撾和柬埔寨發出了閱兵邀請,也沒有忘記那些曾經的冤家美國、以及世界各國、國際組織和和平運動人士。
但這邊特朗普政府卻玩了一招出人意料的“躲貓貓”,他找了個蹩腳的借口,說什么“怕紀念活動搶了執政百日的風頭”,于是禁止駐越大使等外交官參加。
這一手操作,讓國際社會看到了這個超級大國在印太戰略中的苦惱與尷尬:軍事拉攏的是虛張聲勢,經濟捆綁的是漏洞百出,文化滲透的更是水土不服,到頭來,還不就是場轟轟烈烈的“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特朗普執政百日,讓美國快速滑入混亂和動蕩)
自特朗普政府2017年11月5日提出“印太戰略”以來,美國用盡渾身解數,從軍事、經濟到文化,多管齊下,想重新在亞太地區立個規矩,而越南這塊“棋子”自然是被反復琢磨。但近十年的博弈中,美國每次以越南為抓手推進戰略,總是一頭撞南墻。
2、美國的關稅大棒,在印太地區失去作用
原本,特朗普政府似乎打著“小算盤”,試圖通過加征關稅來重新塑造全球供應鏈,削弱中國的產業優勢。然而,面對這樣的“嚴厲手段”,越南卻把美國給的壓力轉變成了動力,展現了其外交和經濟策略的靈活性。
得益于與中國深度捆綁的產業鏈,越南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成為“世界工廠”的一環,而是以此為抓手,不斷優化出口結構。尤其是在紡織業方面,越南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程度高達80%,這一點成為對抗美國貿易戰的重要砝碼。
(越南經濟與中國緊密聯系,在美國發起關稅戰后依舊挺立)
除了與中國的緊密聯系,越南還冷眼旁觀美國提出的“分級關稅”方案。這一方案試圖通過低稅率甚至免稅來拉攏像越南、墨西哥這樣的一些國家,同時對中國高關稅施壓。
可越南的回應是,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東盟整個區域對華貿易也逆勢增長了7.1%。越南的這種策略不僅讓美國的計劃未能如愿,也讓“關稅武器”顯得十分無力。
3、越南堅持“四不”國防政策,抗衡美國滲透
盡管美國在經濟上屢屢碰壁,他們仍未放棄軍事方面的努力。自從提出“印太戰略”以來,美國就在東南亞不斷試探,希望能將越南打造成這個戰略中的一枚關鍵棋子。
各種航母訪問、軍售、聯合軍演,幾乎成了美國拉攏越南的“標準動作”。然而,這一系列努力更像是表演給外界看的秀場,實質上卻難以打動越南。
(美軍航母戰斗群施壓式演習,越南無動于衷)
看似緊密的軍事互動背后,其實是越南堅持獨立自主的“四不”國防政策。越南明確表示不會結盟、不允許外國軍事駐扎以及不選邊站,面對任何國家的軍事誘惑,它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即便強調了與美國的“海洋安全合作”,也不過是為了改善雙邊形象,而非實質性提升軍事能力。
即便2023年美越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越南也始終堅持把“中國關系”視為頭等優先,并積極加強和中國的防務對話。不僅如此,越南似乎在默默推行“去美國化”戰略。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在美國的眼中,越南是一顆潛在的“印太支點”;但在越南自己眼中,他們早已不再是冷戰時期,任人擺布的小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