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兩日,偽滿皇宮博物院接待游客5.2萬人次,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公益講解服務每日增至四場,小白樓藏書畫掠影展再度上新,更把“周秉昆家”“搬”進了M+文化創意街區。值得一提的是,文旅演藝《炫墨抗聯魂》以舞臺藝術再現歷史場景,吸引了省內外眾多游客的目光,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五一”期間,《炫墨抗聯魂》每天排演三到四場,該劇緊扣抗聯歷史,以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等代表人物為原型進行創造性編排,通過音樂、舞蹈、戲劇、朗誦與多媒體藝術的多維融合,地域氣息濃郁、藝術特質鮮明,生動詮釋了東北抗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演出現場,窮苦的百姓、離散的家庭,配以悲戚的歌唱,聲樂情景表演《松花江上》一下將觀眾帶到那段沉痛的歷史中。情景表演《趙一曼遺書》字字泣血,只見趙一曼扮演者拖著滿身累累的傷痕,攥著被鐵鏈束縛的雙手,動情演繹英雄的絕筆。演出中的舞美設計和視頻設計運用國內最具前沿特色的聲光電技術及三維虛擬技術,舞蹈《八女投江》中表演者的舞蹈配合身后LED屏中洶涌的江水,情景交融富有穿越感,生動詮釋八名革命女烈士英勇就義的故事。情景表演《露營之歌》、音樂詩劇《鐵血英魂》、女子群舞《嫂子頌》等節目,通過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立體化地舞臺展示,讓現場觀眾在短時間內,系統性地了解東北抗聯歷史,全面感受東北抗聯保家衛國、奮勇抗戰的民族氣節。大屏幕與舞臺兩代人在不同時空下的對話《祖國不會忘記》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將演出推向高潮。
當表演結束,觀眾董女士發現兒子眼眶泛紅,正用手背悄悄抹眼淚。“抗聯英雄們太勇敢了!”范宸瀚小聲說,“被折磨成那樣還想著國家,我以后也要像他們一樣堅強。”看著舞臺上聲光電交織的抗聯歲月,董女士由衷感到欣慰:“這種沉浸式的紅色教育,比說教管用千倍。演出讓孩子親眼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也讓我們大人重溫了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演出將東北抗聯故事立體化展現,讓游客在參觀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后,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偽滿皇宮博物院工作人員表示,演出不僅成為了博物館文化傳播的新載體,更成為游客了解抗聯歷史、傳承紅色血脈的重要窗口。可以看到,“五一”期間演出場場爆滿,觀眾們在觀看演出后深受觸動,希望通過這種展示形式,能讓抗聯精神真正走進人們心里,讓紅色記憶代代相傳。
劇場外同樣人氣火爆,“五一”假期首日,偽滿皇宮博物院把電視劇《人世間》周秉昆家“搬”到景區南部區域的M+文化創意街區。這一特色展覽依劇照復原那個年代的東北民居內部陳設。為了增強游客沉浸式體驗感,此處特展拆了護欄,每個老物件都可以觸摸。很多游客來到“周秉昆家”:撫摸上個世紀的炕桌、老式彈簧沙發、暖瓶、搪瓷臉盆等生活用品;向孩子介紹已進了博物館的老式收音機、電視機、掛鐘;交流報紙糊墻時代的往事,重溫八九十年代的小賣部……眾多中老年游客不由想起舊時歲月。“一摸到這個炕桌,小時候在姥姥家吃飯的場景就全回來了,這些老物件都是我們的青春記憶啊!”中年游客蘇宏宇撫摸著桌角感慨道。
此外,“小白樓藏書畫掠影展(三)”也在偽滿皇宮博物院宮廷核心區書畫樓一樓開展。該系列展覽旨在向觀眾展示20世紀20年代以后被溥儀攜運出宮曾輾轉存放于小白樓的書法名畫。本次展覽為大家展出的是永瑢繪《梅谷攜琴圖》,觀眾們在其中可以領略書畫之美,感受歷史厚重。
作者:郭悅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