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成都春熙路的熊貓巴士站臺前,我正舉著手機幫兩位法國游客掃描二維碼查路線。他們指著地圖上的都江堰興奮地說:“聽說這個兩千年前的水利工程現在還能用?太不可思議了!”這場景讓我突然想起去年在寬窄巷子遇到的日本老夫婦,當時他們正對著火鍋店門口的智能點餐屏研究得入神。怎么說呢,成都人好像天生自帶服務基因,總能把傳統與現代揉碎了再重塑,讓每個游客都找到自己的打開方式。
服務革命:從"來了就是客"到"細節定乾坤"
你可能不信,成都的旅游管理團隊有句口頭禪:“讓投訴變成改進指南”。去年夏天在青城山,我親眼見證過這樣的場景——有位游客抱怨山頂自動售貨機不支持外卡支付,結果三天后整座山的30臺設備全部升級了Visa/Mastercard支付功能。這種響應速度,或許就是成都入選全國游客滿意十佳城市的底氣。
說到智慧服務,不得不提智慧蓉城文旅城運分中心。這個集合了5G、大數據和AI的“超級大腦”,能實時監測全市2.8萬家涉旅單位的運營狀態。記得有次跟著工作人員參觀,大屏上突然跳出武侯祠的游客密度預警,指揮中心立即調度了3輛擺渡車分流。更絕的是他們的輿情監測系統,據說能30秒內捕捉到微博、小紅書等平臺的投訴信息,你剛發完“錦里的糖油果子排隊太長”的吐槽,可能景區管理員已經在調派人手了。
在市場監管方面,成都玩的是“信用積分制”。每家旅行社都有個動態信用碼,游客掃碼就能看到企業資質、投訴記錄甚至導游的培訓證書。去年嚴打“不合理低價游”時,有家老牌旅行社因為擅自修改合同被扣了15分,直接降級成“重點監管對象”。對了突然想起,他們最近推出的導游“紅黑榜”很有意思,那些帶團時主動幫游客抱嬰兒、背行李的暖心導游,能獲得額外帶團補貼呢。
國際體驗:當東方待客之道遇見全球化標準
要說成都最讓我佩服的,是它既保留著老茶館里“摻茶”師傅的銅壺絕技,又在雙流機場搞出了全國首個“入境游客服務島”。記得有次凌晨兩點接機,親眼看見工作人員用帶著川普口音的英語,手舞足蹈地給剛落地的新西蘭游客比劃火鍋吃法,那畫面既滑稽又暖心。
支付便利化這場硬仗,成都打得漂亮。現在春熙路商圈90%商戶支持外卡支付,連建設路小吃街的蛋烘糕攤主都掛著雙語收款碼。有次在人民公園鶴鳴茶社,看見個德國小伙用Apple Pay買了碗鐘水餃,這魔幻的混搭感真是獨一份。說到離境退稅,他們搞的“即買即退”確實省心,在IFS商場親眼見過韓國游客買完愛馬仕,直接在服務臺拿到退稅款,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鐘。
語言服務方面更是玩出花。除了景區標配的多語種導覽器,他們在出租車后座裝了AI翻譯屏,能實時翻譯30種語言。有回打車去杜甫草堂,司機師傅和意大利游客居然用這個系統聊起了三國演義,聽得我差點坐過站。更貼心的是醫療機構的外語服務覆蓋,聽說華西醫院專門培訓了200多名會手語+外語的導診員,這服務意識你懂的。
場景革命:當煙火氣撞上黑科技
去年深秋在都江堰景區,我被只機器狗驚到了。這個能預警人流、自動巡檢的“電子導游”,居然還會用四川話講李冰治水的故事。更絕的是青城山剛推出的AR尋寶游戲,用手機掃描古樹就能解鎖道教秘籍,完全顛覆了我對傳統景區的認知。
說到文旅融合,成都真是把“跨界”玩到極致。記得在域上和美劇場看《我的世界都是你》VR劇時,360度旋轉舞臺+全息投影讓人分不清虛實。散場后和制作人聊天才知道,他們專門開發了氣味釋放系統,演到竹林場景時會飄出竹葉清香,這種五感沉浸體驗確實上頭。
東部新區的eVTOL飛行器體驗艙必須安利。坐進模擬艙戴上VR眼鏡,8分鐘就能“飛越”成都全景,從雪山之巔到錦江夜航的視角轉換震撼到失語。旁邊的無人機課堂更有趣,游客可以親手操作機器配送熊貓文創,這種“低空經濟+文旅”的新玩法,怎么說呢,成都人腦洞確實大。
節慶引力:讓每個日常都成為狂歡理由
今年“五一”的成都文旅菜單看得人選擇困難癥發作。天臺山的螢火森林季,據說在千米高空架設了銀河燈帶,和自然螢火蟲群共舞的畫面,光看效果圖就美到窒息。丹景臺的星空露營節更絕,不僅配備專業天文望遠鏡,還搞了個“暗夜保護區”,都市人多久沒看過銀河了?
文博迷這個假期要忙壞了。成都博物館的“錦城絲管”特展,把三星堆青銅器和現代電子樂譜跨界混搭,聽說還復原了唐代“雷琴”的演奏場景。美術館的韓美林藝術展更是大手筆,88米長的《百虎圖》鋪滿整面墻,站在畫前仿佛能聽見虎嘯松風。 (egqdp.com)
演唱會經濟這塊,成都算是玩明白了。韓紅和陶喆的個唱門票秒光不說,配套服務更是到位。外地樂迷憑票根能38元住青旅、免費坐接駁車,甚至能在指定影樓化愛豆同款舞臺妝。話說回來,上次五月天演唱會時,文旅部門聯合商家搞的“搖滾火鍋套餐”,把熒光棒和鴨腸組合銷售的神操作,現在想起來還是忍不住笑。
看著天府國際機場新啟用的“世運通道”,突然意識到這座城市的旅游野心遠不止于此。從都江堰的千年古堰到東部新區的飛行汽車,從人民公園的蓋碗茶到春熙路的元宇宙體驗館,成都正在用最成都的方式,重新定義什么叫做“來了就不想走”。或許正是這種既能守住本真、又敢破界創新的氣質,讓它成為了中國文旅進化史的最佳注腳。 (m.jetbru.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