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省級醫院,能把招牌寫錯?
“太不嚴謹了吧?誰還敢去放心地看??!“
“名字都這么粗心大意,能看好病嗎?”
有人爆料,說河南省人民醫院大門招牌上的七個字竟然寫錯兩個,還說:該醫院內部幾處地方也是錯的,一經爆料,網上炸鍋了,很多人表示不解。
原來,該網友認為“河南省人民醫院”招牌(下圖)的“院”字“阝部”寫成了“卩”,“南”字少寫了一橫,他認為七個字中寫錯了兩字。
仔細一看,真的錯了嗎?
說實話,按照現代簡化字的標準,此二字真的寫錯了或者說“不規范”,但是這個招牌并不是簡化的“字”,而是書法的“字”。
很顯然,該院的題名為有一定書法功底的人所寫,這字以魏碑為根基,有顏真卿楷書的沉穩和厚重,看的出是練過的,再看選字寫法,應該是有一定古典文化基礎與考究的書者。
古代書法字寫“南”字其實也有很多只寫一橫的。如上圖,張瑞圖的“南”字就是少一橫;明代董其昌寫“南”字也是只有一橫。
至于,“阝”寫成“卩”在古代碑帖中就是很常見的寫法,比如宋代米芾在《面諭帖》中把“院”字的“阝”就“卩”了;又如一代書法大師蘇軾在《治平帖》中把“院”字的“阝”也寫成了“卩”(見下圖)。
所以,“河南省人民醫院”招牌中的“南”和“院”作為書法創作的需要寫成異體字就不能算是錯字。再 如,醫院的醫字就可以 寫為“醫”或者異體字“毉”都不能算作是錯別字一樣。
我們外出游玩,常常見到景區、寺院等場也有類似的招牌。如,天津薊縣獨樂寺“報恩院”題字中的“院”字就少寫一橫;
西安碑林牌匾的“碑”字就少寫一點;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中的“避”字多寫一橫……
有專家曾說:古代寫書法多寫一橫少寫一橫,多寫一點少寫一點,在書法上都是允許的,只要不把某字寫成另外一個字,也是可以的。這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不過,也有人提出建議,現代社會畢竟練書法,懂繁體的人就少。對于名勝古跡等公共場所的牌匾書寫,還是能不使用異體字時盡量別用,能寫清楚時一定盡力寫清楚吧。畢竟,誰都不想做第二個“山東情婦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