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界有“楷書四大家”之說,指的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頫,而要論水平和影響力,“顏柳歐趙”這一排名得到了世人的認可。顏真卿是“楷書四家”之首,更被奉為“亞圣”,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書友是以“顏楷”啟蒙的。
相比于歐體、柳體和趙體,顏體的優勢非常明顯,它不像歐、柳那樣過于嚴謹到幾乎沒有任何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學歐楷、柳楷很容易一輩子跳不出來,但學顏不會;而與“趙體”相比,顏真卿的楷書又勝在筆法豐富有古意,且雄健開張,絕俗媚之氣上。
這么一看,似乎顏楷就是完美的,要法度有法度,要氣韻有氣韻,還適合作為啟蒙字體打基礎。但是,自從唐代以來,對顏真卿書法的批評就沒有停過。南唐后主李煜批評他:“善法書者各得右軍之一體……顏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魯”,明代大才子楊慎進一步闡發:“書法之壞,自顏真卿始。自顏而下,終晚唐無晉韻矣,至五代李后主,始知病之,謂顏書有楷法而無佳處,正如叉手并足如‘田舍郎翁’耳。”
而“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對顏真卿的批評是最中肯的,因為他多年臨摹顏字,“初學顏,七八歲也。字大至一幅,寫簡不成。”因此有著深刻的體會,他的言論極具說服力,米芾認為:“顏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無平淡天成之趣。此帖尤多褚法,石刻《醴泉尉》時及《麻姑山記》皆褚法也。此特貴其真跡耳,非《爭座帖》比。大抵顏、柳挑踢,為后世丑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
米芾的批評非常嚴厲,將顏真卿和“書從顏出”的柳公權稱為“丑書惡札”之祖。在他看來,顏真卿楷書的“致命缺點”就是“做作無韻”,也就是“挑踢”。這可以表現在“顏楷”的轉折、勾畫處,如果對比王羲之楷書、褚遂良楷書就能發現顏真卿在處理時增加了頓挫、提按的處理,因此導致了轉折處的臃腫和提勾的不自然。
在米芾看來,“古法”也就是魏晉之法,講究的是中正平和、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這顯然與顏真卿楷書的風格迥然而異。而顏真卿人品、書品被大家推崇,學他的人越來越多,這就導致了大家都開始“挑踢”,所以顏真卿就成了“丑書之祖”。
南宋姜夔也認為,顏真卿字里的“習氣”深刻影響了后世:“唐人以書判取士,而士大夫字書,類有科舉習氣。顏魯公作《干祿字書》是其證也。矧歐、虞、顏、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筆,應規入矩,無復魏晉飄逸之氣。”
您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