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賽,自加盟湖人起東契奇合計出手559次,其中269次來自三分線外。占比高達48.1%,顯然這是主要終結方式。
再將三分數據細化:
1、當防守人處于4英尺以內時三分率46.2%。作為對比,杜蘭特45.8%、庫里44.0%、保羅·喬治41.4%。單就三分強投這點上,東契奇不輸聯盟任何一位巨星。
2、當防守人處于6英尺以外時三分率45.3%。超聯盟70%的效率說明,對手敢給空位機會基本上就意味著送分。
將進攻標尺從外線移到三分線內。165次出手(占比29.5%)的數值說明,在三分線內持球擋拆是東契奇的主要終結方式。效率上,0.93分/回合。作為對比,獨行俠時期為1.01分/回合。
綜上,就不難看出什么樣的中鋒適合東契奇了。我的理解,有投籃牽制力是錦上添花——擋拆后更容易形成錯位。但順下攻筐能力一定是要具備的,在簡單來說不能有“吐餅”惡習。
常規賽,海斯占比24.8%的進攻回合通過擋拆后終結,效率上0.98分/回合。先不說對比約基奇、唐斯這樣的明星內線,就是對比凱爾特人的盧內特(1.33分/回合)、太陽的理查德茲(1.21分/回合)這樣同為角色球員的同位置都有一定的差距。
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為何今夏佩林卡肯定會對中鋒進行補強了。很重要一點,海斯難堪大用。
也正是基于此,美媒《FW》建議湖人、老鷹做一筆3換1的交易。具體為湖人送出范德比爾特、克萊伯、31年次輪得到卡佩拉。對于這筆潛在的3換1交易,我認為東契奇是不會同意的。
理由一:數據。常規賽卡佩拉場均8.9分8.5籃板,其中不乏對森林狼、尼克斯、騎士等球隊時兩雙的名場面。但問題是,差不多的出場時間23季是場均12+11、24季是場均11+11、25季是場均9+8。
從數據角度看,卡佩拉呈明顯的走下坡路趨勢。
理由二:特點。常規賽卡佩拉合計出手390次,其中100次來自擋拆后終結。效率上1.06分/回合。作為對比,努爾基奇1.11分/回合、小賈巴里·史密斯1.13分/回合。前者已經被太陽交易到黃蜂、后者被火箭降為替補。
從特點看,擋拆后的順下攻筐是卡佩拉的主要終結方式但效率非常一般。除此之外,NBA生涯至今30.6%兩分率、0%三分率的數據看幾乎沒有投射能力。潛在的,出了內線就沒有進攻威脅了。而籃下的攻筐如剛才所說效率也很一般。
相對來說,我認為第二點是主要原因。
說白了,從特點來說卡佩拉不適合東契奇。某種程度看前者更像是海斯的“經驗版”。
作為球隊的絕對核心,東契奇對于角色球員去留的話語權還是有的。這是其一。其二,范德比爾特防守端還是有作用的、克萊伯的到期合同也潛在的有一定交易。
種種情況來說,在不適配的情況下東契奇必然不會同意卡佩拉的交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