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獨立電影的中流砥柱,凱莉·萊卡特自職業生涯一開始就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創作之路。
她今年的新作、由喬什·奧康納主演的《主謀》再度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令人期待。
凱莉·萊卡特
凱莉·萊卡特
凱莉·萊卡特憑借1994年的《野草蔓生》嶄露頭角,卻經歷長期沉默后于2006年才重返影壇。
與此同時,她選擇在紐約巴德學院任教,將電影創作視為“課余”活動。這種雙重身份使她能遠離商業壓力,堅守自己的視角,也是這份工作才能讓她在不拍片期間養家糊口,領到醫保。
所幸在2008年,與明星米歇爾·威廉姆斯合作的《溫迪和露西》讓萊卡特在獨立電影節站穩了腳跟,之后《第一頭牛》(2019)在柏林電影節大受好評,《開展在即》(2022)首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這些成績標志著她步入“主流”的里程碑,但她的電影并沒有因為她聲望的升漲而失去私密的個人性。
萊卡特在片場
乍一看,萊卡特的電影似乎相似度很高,很好總結:小成本、短片長的獨立文藝片,聚焦美國中低層人物的生存狀態。
然而在這一致根基之下,她的作品生長出了不同的枝椏。
《溫迪和露西》有著近乎新聞紀錄片的新寫實主義拍攝手法——手持,晃動,疏離——記錄了一個流浪女子與她的狗在經濟危機下的漂泊。萊卡特的鏡頭冷靜而不判斷,將觀眾置于一個偷窺者的位置,見證主角的邊緣掙扎。
但這并不意味著導演對于角色缺乏了人文關懷——在跟隨了溫迪和露西一路的旅程之后,在兩者不得不分離之時,觀眾對于這一細小的生活常事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強大的精神共鳴,隨之落淚。
《溫迪和露西》
相比之下,《米克的近路》的基調則轉向了空靈冷漠,成為了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歷史探索:復古的1.33:1畫幅,對荒野的凝視,和對白人拓荒者與原住民關系的模糊處理,使得這部電影有著超越歷史的神秘氛圍。
萊卡特在這部電影里不再是客觀的記錄者,而是通過留白和暗示,引導觀眾思考美國擴張神話背后的復雜性,仿佛是彼得·威爾《懸崖上的野餐》的回魂。
《米克的近路》
《某種女人》則是散文結構,將三個看似無關的女性故事精巧編織,展現出了敘事的實驗性,仿佛是愛麗絲·門羅小說里的篇章。
《某種女人》
而萊卡特今年上映的新作《主謀》似乎標志著另一次轉向。據悉,該片的故事將圍繞越戰背景下的藝術品盜竊案展開,預示著她可能嘗試更加“商業化”的類型元素,同時也意味著制作預算提升。這讓人好奇她將如何在更大投資之下保持自己的獨特視角。
作為當代美國最有人文關懷的導演之一,萊卡特拒絕對于女性角色單一的刻畫:《溫迪和露西》中溫柔卻堅韌的流浪者;《米克的近路》中沉默冷靜的女性拓荒者;《某種女人》中以不同方式應對壓力的律師、牧場女工和家庭主婦;《開展在即》中糾結于藝術與生活的研究生。
《開展在即》
這些角色差異顯著:有的沉默,有的健談;有的孤獨,有的渴望連接;有精英,有勞動者。萊卡特不設置刻意的“強大”女性,而是在具體處境中展現每個人物的獨特復雜性。這些獨特而有些怪異的女性形象構成了萊卡特式的女性譜系。
但與此同時,這些女性卻又共享著某些特質,體現出了萊卡特的私人化的作者痕跡:她們大都不依靠浪漫關系定義自我,常與非人類主體(動物、藝術品、風景)建立深層聯系,并在邊緣處境中保持尊嚴。
《溫迪和露西》
萊卡特對小成本制作的堅持不僅是出于條件限制,更是一種美學和政治的選擇,表明了她對好萊塢主流的抵抗。
她的電影世界既低調又豐富,統一中有變化。她以細微手法變奏美國獨立電影的可能性,非程式化地呈現女性經歷,證明了統一底色下可以存在復雜的審美與政治張力。
《開展在即》
“她力量”女性電影專題
請見《環球銀幕》2025年4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