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新聞網中文版,2012年5月19日報道《胡志明主席革命生涯和業績》,指出:
胡志明主席(1890/5/19-1969/9/2)原名阮必成,越南勞動黨(今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1951年─1969年)、越南共產黨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世界文化名人。
1911年,到了西貢, 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國聯合運輸公司的商輪“拉都舍?特萊維勒都督”號上當廚師助手。自1911年至1917年,胡志明到過歐洲、非洲、美洲的許多國家。他靠做幫工雜役、燒鍋爐等維持生活。
1919年,凡爾賽和平會議召開時,胡志明取名阮愛國,代表在法國的越南愛國者,向各國代表團遞交了一份備忘錄,提出了著名的八項要求。要求法國政府承認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決權。 從此,阮愛國的名字在越南就成為愛國的旗幟了。
1924年底,胡志明化名李瑞從蘇聯來到中國廣州。他創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出版《青年周刊》作為機關報。1925年,他還參加成立東亞被壓迫民族聯合會并作為聯合會秘書。他在廣州各個政治訓練班的講稿,集成《革命之路》一書,出版于1927年。
1930年2月3日至7日,他代表共產國際于在中國香港九龍主持召開會議,組建越南共產黨。
1942年8月,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國去同越南革命力量聯系。但剛到廣西就被蔣介石地方政府逮捕一年多, 監獄里他寫了包括133首詩的《獄中日記》著名詩集。
1944年7月,他回到高平省北坡,為奪取政權總起義做準備。在宣光省新潮召開的國民大會上,他被選為臨時政府主席并發表《總起義號召書》(1945年8月)。
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領導下勝利地發動了八月革命。9月2日,在河內巴亭廣場五十多萬人的群眾集會上,胡志明主席宣讀《獨立宣言》 ,莊嚴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誕生。
經過1946年全國普選,第一屆國會一致推選胡志明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兼政府總理。
1951年2月舉行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越南勞動黨正式成立,胡志明主席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945—1954年,胡志明主席作為越南黨政領袖,領導越南人民為保衛革命政權而斗爭,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偉大勝利。
1954—1965年,胡主席領導越南北方的社會主義革命,實現統一祖國的斗爭,六十年代,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的抗美救國戰爭。
1969年9月2日9時47分,胡志明因心臟病逝世,享年79歲,他的遺體安放在水晶棺內并一直被保存好在河內巴亭廣場的胡志明陵墓。
1987年11月,胡志明主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為世界文化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