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官做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1980年,正在工作的楊勇突然接到一通電話,結果還沒問清是誰,對面那人上來就是一通狠批。
楊勇剛想反駁回去,才后知后覺地反應過來,這是老首長黃克誠的聲音。
他忽然想起前段時間做的一件事,心中也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新官上任三把火
1977年,黃克誠將軍時隔多年回到了北京。
老將回來,中央領導們喜不自勝,除了在生活方面對他給予關照外,對于他的工作安排,眾人也頗下了一番功夫。
由于他離開太久,需要時間熟悉這里的環境,中央領導們便安排他先擔任了軍委顧問。
不過大家也清楚,憑他的能力可以勝任更重要的工作,不過具體將他安排到哪個崗位,眾人卻遲遲沒有定論。
有人認為,黃克誠將軍年事已高,身體不太好,可以讓他去全國人大進行領導工作。
但也有人覺得這個職位太浪費黃老的才能,應該將他調到能發揮所長的地方。
考慮到他在戰斗年代最擅長節省開支,并且有著勤儉節約、清正廉潔的美名,中央在一番深思熟慮后決定將他調到紀管部門工作。
就這樣,在1978年12月,黃克誠便正式走馬上任了。
此時國家已經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節源開流,節省經費搞建設就成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而黃克誠主要管理的就是干部們的開銷問題,一些必要的花費能省則省,一些不必要的開銷能不用就不用。
其實此前,中央也派了很多紀管干部過去,但由于大家都是老戰友,即使發現了問題,很多人也不愿意拉下臉來把關系鬧僵。
但黃克誠是出了名的鐵面無私,不管你是什么職位,即便是他的領導,只要不合規矩,他就會照說不誤。
像是有位商業部門的部長,出去吃飯時算錯了賬,黃克誠在走訪基層知道這件事后,當即對這名部長提出了批評,并讓他馬上將算錯的錢補上。
還有一次,黃克誠的一位上級要外出考察,地方干部們得知后便想為老首長修建故居。
黃克誠當即打電話過去告訴了上級,上級這才知道有這回事,當即制止了這種做法。
事后,上級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還表揚了黃克誠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主持紀管工作的陳云同志得知這件事后也笑著調侃說,黃克誠是大家工作的榜樣,現在連他都要向對方請示。
對于上級,黃將軍都不徇私情,對于曾經的下屬,他更是鐵面無私。
老首長的怒氣
1980年的一天,黃克誠突然收到了一條消息:副總參謀長楊勇為了給即將調離總參的兩位干部送行,又為了歡迎調來總參的張震,在京西賓館請他們吃飯。
而這次活動前前后后花了四百塊錢,并且都算到了總參的接待費中。
黃克誠看后非常生氣,當即表示應該進行嚴肅批評。
一旁的秘書見狀忍不住勸道,現在對于迎送新老干部多少都會花些接待費,情況非常普遍,再說數額并不大,只批評他們也不太合適吧?
黃克誠一聽這話更生氣了,這怎么能算小數目?一頓飯吃掉四百塊錢,鄉親們辛辛苦苦干一年活才掙多少錢?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所以才要嚴肅處理,這樣以后大家才能提起重視。
工作人員們還是心有顧慮,畢竟楊勇和張震兩位將軍都是黃克誠的部下,若是把關系鬧僵了多不好。
黃克誠依舊是不容商量的語氣,表示就因為是他的舊識才要更加嚴格對待,并且他還作出指示,要讓楊將軍自己掏錢把這400塊錢補上。
不久后,工作人員便將此事告訴了楊勇。結果,楊將軍一開始并沒有引起重視,還覺得是老首長有些小題大做了,所以他也遲遲沒有認錯。
黃克誠聽說后更加生氣了,他直接一通電話打到了楊勇的辦公室。
等電話剛一接通,他便直接怒斥道:“你真是官做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楊勇好久沒被人這樣訓斥過了,他剛想反駁兩句,便反應過來對面是自己的老首長。
他立馬想起了前兩天的事,當即緊張起來。聽著黃老嚴厲的批評,他也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隨后他便親自趕到了黃克誠的家中,恭恭敬敬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表示這件事是他的主意,這頓飯錢也應該由他出。
見他認錯態度良好,黃克誠也相信他是真心悔改了,于是便語重心長地說,中央有規定,他們作為高級干部就更應該嚴格執行,給大家做好榜樣。
即使他們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親兄弟,也不能搞特殊。
楊勇也慚愧地表示,自己一定記住這次教訓,以后絕不再犯。黃克誠聽了他的話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件事在軍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干部們都開始嚴格要求自己,一厘一毫的花銷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再也沒出現過浪費的情況。
而這些也離不開黃克誠的督促與教導。
很多人說,黃克誠這樣盡職盡責,只是因為他在其位謀其職罷了。但實際上,他這種勤儉艱苦的做事精神早在戰斗年代便養成了。
嚴于律己的黃老
在抗戰時期,黃克誠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三師師長,率部轉戰于蘇北地區。
當時日軍對蘇北進行了瘋狂的進攻,導致當地百姓的基本生存都成了問題。
百姓們一年種的糧食、織的土布還不夠自己用,更別提支援軍隊了。
在這種情況下,黃克誠為了節省布料,直接命人去掉了衣服上的翻領和口袋,軍帽也減掉了翻沿,官兵不用綁腿。這樣一來,戰士們便解決了棉布不足的問題。
除此之外,他對部隊的一切軍需物資也都有著嚴格限制。
而他要求部隊做到的,往往自己先做到。部隊發給他的毛巾,他剪成兩塊,一塊用爛了再用另一塊。部隊發給他的牙粉,他也退回去,自己用廉價的牙粉。
戰斗間隙他還會幫助百姓耕地、種地,指揮部隊自己開荒種糧食,自力更生。
后來中央領導過來視察時表示,全軍七個師,第三師的人最多,花錢卻最少。
就連周總理都說,這個人我了解,你給他一萬塊錢,他能當成十萬塊錢花。
到了解放時期,他被調到東北任職。當時總部見首長們天天工作卻總是吃不飽,缺少營養,便給他們用精米細面做了一頓飯。
結果黃克誠得知后,直接批評了后勤部門一頓,表示什么情況下都不應該搞特殊。
隨后,他便命人將一部分細糧拿到戰地醫院,給傷員們吃。另一部分則被他運到了前線,送給浴血奮戰的戰士吃。
即便到了晚年,黃克誠也不愿意浪費國家的一分錢。
1986年,黃克誠因重病住院。他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自知時日無多,所以開始拒絕治療。他表示自己已經無法工作了,不想再浪費國家的錢財和資源。
大家都不同意,幾次給他插上針頭卻又被他拔了下來。面對這樣無私的黃老,大家皆是既感動又心疼。
以前也總有老戰友開玩笑說黃老“摳門”,但就是因為有這樣“吝嗇”的老將軍在背后默默保駕護航,國家才有如今盛世繁華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