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韓國的“乞丐”越來越多了……
近日,韓國媒體報道稱韓國家長圈熱衷的住房歧視愈發嚴重,部分家長甚至囑咐孩子:“不要跟住全租房的孩子玩。”
30多歲職場媽媽張女士最近倍感壓力,自從孩子上小學后她第一次親身經歷了曾經只在網絡社區中見過的住房歧視。
張女士表示:“家長之間會悄悄打聽對方住的是‘自住房’還是‘全租房’,然后‘自住房’家長們暗中拉幫結派歧視‘全租房’”、“甚至還打聽家長的職業,連接送孩子的車也被評級,不是寶馬、奔馳這個檔次的車就不能開去接送孩子”。
根據住房所有權形態形成的住房歧視現象在韓國由來已久,不僅住在哪個地區、哪個公寓決定你是哪個“等級”,即使住在同一公寓也會根據是自有房、全租房、月租房決定你是哪個“等級”。
在孩子們之間用“全租乞丐”、“月租乞丐”、“獨棟乞丐”、“愛莎(??,住在LH公寓的人)”、“Humansia乞丐(??,住在Humansia公寓的人)”等詞語取笑他人的情況并不少見,還有孩子稱:“媽媽說不讓我和住全租房的孩子玩”,類似發言令人震驚不已。
從近年來的韓媒報道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小學生之間的攀比文化越來越嚴重。從最開始的攀比零食、文具慢慢發展到攀比衣服、手機,現如今又開始攀比住宅、父母工作以及海外旅行……
去年6月,韓國一位單職工父親A某發帖稱兒子被同學嘲諷是“全勤乞丐”震驚了不少網友。
“全勤乞丐”是用來貶低一個學期全勤上課、沒有請假去海外旅行進行體驗學習的學生的新造詞。在兒子跟自己提及之前,A某一直以為這只是個網絡熱梗,沒想到竟然成了兒子的親身經歷。
A某在帖子中講述稱:“昨天兒子哭著跟我說‘朋友們說我是全勤乞丐’,我本以為那只是網絡中的一個熱梗,沒想到會落到我兒子身上”、“我們家是單職工家庭,實際月收入在300到350萬韓元,還完房貸交完保險再刨掉生活費就沒有什么剩余資金了”、“雖然之前接到了學校說學期中可以進行體驗學習的通知,但是沒想到不進行體驗學習的家庭那么少”。
為了安撫受傷的兒子,A某決定帶兒子進行國內旅行,但沒想到兒子竟對國內旅行感到羞恥:“我本想帶孩子在國內玩一玩的,但是孩子似乎更想去海外旅行。我打聽了慶州、江陵、襄陽等國內城市,也帶孩子在電腦上看了看,但是他說‘不想待在韓國,在國內旅游也很丟人’,據說其他同學都會去關島、新加坡、夏威夷等地進行海外體驗學習。”
為了完成兒子的心愿,A某經過與妻子商議最終決定由妻子帶著兩個兒子進行海外旅行,為節省費用正在搜索低價機票。
A某感嘆道:“當然,一代人有一代人追求的氛圍和枷鎖,我那時候很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也從沒為穿最便宜的校服而哭鬧過。現在孩子用著最新款的iphone和ipad,而我用著Galaxy S10 ”、“最近攀比文化似乎達到了極致,結婚文化和虛榮文化也是如此,真令人郁悶,生活真不容易啊”!
在A某的帖子下其他網友留言表示:“‘全勤’難道不是該稱贊的事情嗎?現在怎么反而變成貶義了”、“同樣作為單職工家長,看到這個心里真的很痛”、“已經到這種程度的話,不應該取消體驗學習嗎”、“現在是小學生都開始炫耀爸爸年薪的時代了,以后還會有更嚴重的攀比”……
也不知道在這樣的風氣之下,究竟什么樣的人才能不被稱之為乞丐呢?
鄭重聲明,以上內容均為奮韓原創翻譯
奮韓旗下新公眾號「奮韓留學圈」,最新留學資訊&生活干貨全在這!記得點個關注哦~
喜歡
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