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去,定生不良。
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這到這段話很多人應該都猜到出處來自大名鼎鼎的古典小說《西游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這個所謂的“九幽之處”到底是指什么地方?
今天老K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九幽”一詞源自中國古代神話體系,與“九重天”相對應,“九幽”是數量詞,幽字有幽靜,幽暗隱藏之意,九幽中的九字,只是因為它是數字單數中最大的數字,在數中最尊貴,所以有“極限”之意。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處,形容極高和極低的地方。通俗說,九幽之處就是比十八層地獄還要更深的地方!是三界中最陰暗、最恐怖的地方。不管是凡人還是神仙到了這里,就會魂飛魄散,整個人徹底從三界消失,連輪回的機會也沒有。”代表地底的極限深暗之處。根據道教典籍《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九幽由北斗星所化,按八卦九宮分布于九州,是純陰無陽之地,象征濁氣下沉的極致空間。盤古開天辟地后,清氣上升為九重天,濁氣下沉形成九幽,稱為“絕地”
- 道教體系:九幽地獄由太乙救苦天尊(道教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化身)治理,其坐騎九頭獅子(九靈元圣)可一聲吼叫打開九幽之門。道教認為九幽是罪孽惡念所化,若世人皆善則此獄不復存在。
- 佛教體系:傳統佛教地獄為十八層,由地藏王菩薩掌管。但《西游記》融合佛道設定,將九幽描述為超越佛教地獄的更深處,凸顯其道教背景
最近有人去泰山旅游的時候,在泰山上見到這樣一幅畫,上面寫著“永居九幽”,這是什么意思?
還真的有說法,在《道法會元》記載:“若鎮兇魂,當刻其形于石,書九幽之名,以泰山之重封之”。
在漢代典籍《博物志》提到“泰山主生死”,泰山神(東岳大帝)掌管陰間,泰山下的“蒿里山”被視為靈魂歸宿地。
鎮邪傳統:泰山石素有“辟邪”功能,民間有“泰山石敢當”習俗,即在路口或宅院立刻有“石敢當”的泰山石,以鎮壓惡鬼、消災解難。
石刻上的“小人被壓”可能屬于此類鎮邪符號的變體。
泰山神主管生死的說法由來久遠,見諸經史。
東漢鎮墓文中就常有“生屬長安,死屬泰山”的字樣,到這里泰山慢慢就成為了冥界都城,到東漢末年,魂歸泰山、泰山掌死的說法徹底夯實,到了《博物志》中更是認為泰山是天帝的孫子,主管召人魂魄,掌生命之長短,泰山神化了之后,自然就需要一位代言人了,泰山府君也就自然孕育而生了,《神異經》中還介紹了泰山府君世族譜系:盤古之子赫天于三皇時代入駐泰山,世代居此,赫天的孫子少海,娶彌輪仙女,仙女夢吞日月,生二子,長子金蟬,即東畢帝君或是東華帝君,即東王公,次子金虹,即東岳帝君就是泰山府君。
漢代冥司系統,幾乎是人間官僚系統的翻版,整個冥司以泰山府君為尊,總掌死籍,驅役鬼使,入人間拘拿生魂,泰山掌死的傳說一直延續到唐代晚期,地位才逐漸為佛教的冥界系統替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