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烏礦產協議由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和美國財政部長正式簽署。
美國財政部長在簽署協議后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言外之意,美國在烏克蘭入股了,烏克蘭境內在礦產方面有美國50%的利潤,如果俄羅斯再予以侵犯,那么它面對的敵人就不僅僅是烏克蘭這個小國,而是背后的大股東美國。
另外,根據協議,美國還負責引進新的合作伙伴,意味著歐盟也可能以各自的方式紛紛“入股”,為烏克蘭結束戰爭提供軍事保障,同時也為烏克蘭的災后重建提供資金和技術保障。
根據協議,美國十年內得到的利潤并不提取,而是用于烏克蘭的重建,而烏克蘭也成為了美國“零關稅”國家,極大促進了兩國的貿易。
的確,烏克蘭犧牲很大,簽署這個協議就是在用“礦產換軍援”,有可能會制約自己更長遠的發展,但是這卻是一個不得不打的底牌,因為與美國形成深度的經濟同盟,能夠保障烏克蘭的主權,讓俄羅斯知難而退,保護本國人的生命。這些才是烏克蘭的底線。
與美國簽署這個協議,并不能算是“喪權辱國”,而是小國向上社交必須支付的代價,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和平方案。
如果沒有經濟利益作為轄制,單靠各方政要對于自由世界的堅持和對人道主義的捍衛,很難從根本上不讓烏克蘭成為一個棄牌。
川普上任以來做了很多讓人不滿的事情,但是在與烏克蘭簽署協議這塊,算是川普做的比較正確的一次決定。這是一個商人能夠提供的最大程度的和平方案。
川普的確有在“趁火打劫”的嫌疑,盡管他不是能夠長期執掌理想主義的那個人,但他是高度現實而利己的,有的時候甚至不擇手段。
川普時代破壞了很多秩序,一個以“交易”作為核心的時代到來了,人們看重的是投入回報,是各種七七八八的報表。但我想強調的是,川普之所以能夠打這一手牌,是因為美國足夠強大,而美國強大的原因,卻并不是川普這一套買賣思維帶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