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時間的指針撥向關鍵節點——普京宣布,5月8日至11日衛國戰爭勝利日期間,俄軍將實施72小時停火,這是繼復活節短暫停火后,俄方第二次釋放緩和信號。
盡管前次停火因雙方互相指責違約而草草收場,但此次普京罕見拋出“無條件和談”橄欖枝,背后是庫爾斯克據點的全面收復讓俄方占據談判主動,更是這位克里姆林宮主人對持續沖突的倦怠感。
就在停火倒計時鐘聲敲響之際,華盛頓傳來爆炸性消息:特朗普披露澤連斯基正考慮放棄克里米亞以換和平。這與此前烏總統堅決反對割讓領土的表態判若兩人,不禁讓人猜測羅馬會面上,美國前總統究竟給出了怎樣的利益交換——或許是承諾戰后安全保障,或許是解凍被凍結的援助款項?畢竟當基輔的彈藥庫即將見底,任何能換取喘息的籌碼都可能成為救命稻草。
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緊急發聲,斥責“割讓領土等同投降”,要求烏克蘭拒絕妥協。這看似堅定的支持背后,卻暴露著歐洲的尷尬處境——當美國逐步抽身,法德等國仍停留在“口頭援烏”階段,馬克龍甚至在羅馬峰會中被邊緣化。
正如分析指出,若歐洲拿不出真金白銀的軍備支持與安全承諾,僅憑道德喊話又怎能阻止澤連斯基走向現實妥協?
這場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基輔早已不是棋手。當停火協議成為大國利益交換的籌碼,當領土主權淪為政治交易的注腳,烏克蘭的未來正滑向更深的不確定性。
9天后的停火時刻,究竟是和平序章還是新博弈的開始?或許歷史會證明,在強權政治的劇本里,小國的命運從來不由自己書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