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把隆基綠能的財報更新一下,差不多去年也是這個時候,我們就對其2023年的增長變慢表示了擔憂。今天就來看是我們多慮了,還是把風險沒考慮夠。
2024年,隆基綠能的營收猛跌超1/3,在去年保住近1300億元規模之后,直接跌回略高于2021年的水平,基本算打回原形了。2025年一季度并沒有止跌,仍然是兩成多的跌幅,形勢變得嚴峻起來了。
“組件及電池”下跌了1/3,是下跌金額最大的產品系列;“硅片及硅棒”猛跌了2/3,但下跌金額不及“組件及電池”。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下跌幅度相對更低的“組件及電池”占比超過了八成。
我們就不放分產品的產銷量圖了,2024年的“單晶硅片”銷量下滑了13.5%,而“單晶組件”卻增長了10.6%,簡單對比一下這兩大產品營收暴跌的情況,就可以知道,其價格的下跌有多么的嚴重。
包括境內的前三大市場都在同比大跌,美洲等市場有所增長,地區構成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境內市場首次跌至不足六成的占比。要是以前,這樣的結構變化,我們要認為是在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進步,現在的貿易戰打得正激烈,這樣的地區分布結構是好是壞,一時就不好評價了。
營收可以被打回原形,凈利潤就回不去了,“原形”的2021年還是盈利91億元,2024年略高的營收下,卻是虧損86億元。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公司也一樣,雖然營收差不多,但成本費用卻不可同日而語,經營的結果,也就是凈利潤就是天壤之別了。
2025年一季度繼續虧損14億元,在營收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并不讓人意外,至于說具體虧損的原因,我們還需要接著看。
營收在2023年一季度還以同比五成以上的幅度增長,二季度增長變慢,三季度就開始同比下跌,這一下跌,就持續了七個季度,直至2025年一季度都沒有結束。營收剛下跌時還穩了一個月,之后就開始了持續六個季度的虧損。
營收回去了,而凈利潤卻回不去的重要原因是毛利率波動,營收與2024年接近的2021年的毛利率雖然已經是連續兩年下滑,但當還是超過了20%,而2024年僅為7.4%。前面說過的價格暴跌和毛利率是不是一回事呢?雖然不能說絕對是一回事,但當然是關聯著的,價格下跌一般會導致毛利率下滑,但成本也可能會同時下降,所以說還是毛利率下跌的原因比價格下跌的表述更準確。
2023年的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有所下滑,但仍然算是優秀的表現,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就相當難看了。現在的問題主要是得確認,這只是暫時的現象,還是會持續很長的時間,甚至可能出現不可逆的變化呢?
“組件及電池”的毛利率下滑嚴重,但沒有“硅片及硅棒”跌成-14.3%嚴重,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該業務的營收會下跌2/3了,如果不是工藝等不好調整,停下來不生產和銷售,甚至還會少賠錢。
除了中東非地區之外,其他各大市場的毛利率都在下滑,占比過半的境內市場跌至不足5個百分點,這當然是無法盈利的低水平了。其他境外市場的毛利率下滑受沒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呢?不管承不承認,一定是有影響的,只是影響的大小不好數量化。
2021年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高達13.1個百分點,2022年營收大幅增長,期間費用占營收比創下到現在為止的最低占比,但毛利率下滑的影響更大,主營業務盈利空間還是有所萎縮。2023年營收增長變慢,而期間費用大幅增長,但毛利率卻更大幅度反彈,主營業務盈利空間不降反升。
2024年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營收暴跌,哪怕期間費用節省著花,占營收比也大幅增長了3個多百分點,再加上暴跌的毛利率,主營業務就虧損了2.6個百分點。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跌成負數,形勢有失控的風險。不過,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時間不會持續太久,除非大家都愿意熬下去,逼其他同行放棄,至于說光伏組件和硅片這一行會不會這樣呢?
不好說,反正大廠們沒誰愿意輕易放棄,也沒人敢輕言放棄。小廠們被擠掉了能不能讓價格恢復至正常水平呢?從最近這幾年增長的產能主要都在大廠看,并不會。大家協商著控制產能呢?誰都不想吃虧,誰也沒能力來平衡這些關系,只有繼續耗著慢慢看。
2023年在其他收益方面凈損失28億元并不是終點,2024年凈損失76億元,刷新了新紀錄。除了“資產減值損失”繼續擴大之外,前兩年還比較高的“投資收益”也下降了。
“資產減值損失”中當然主要是存貨跌價損失慘重才能達到如此大的金額,這與毛利率下滑脫不了干系。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和商譽減值損失都在增長,可謂是損失全面開花。其實“信用減值損失”,特別是“應收賬款壞賬損失”也是有明顯增長的,只是相比“資產減值損失”來說金額太小了。
“投資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上凈收益變成了凈損失,主要是“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自己日子不好過,投資對象的日子也不好,大家差不多都在過關。好在政府補助方面,包括“增值稅進項加計抵減”等都有所增長,多少起到了一定的抵消作用。
主營業務虧損是從2024年一季度就開始了,四季度虧損在全年最為嚴重,但都沒有2025年一季度嚴重。原因主要是毛利率在2023年末和2024年初的兩個季度暴跌至不足10個百分點,2024年末已經靠近5個百分點了,2025年跌成負數的情況,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了。
一直表現良好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也亮起了紅燈;固定資產類的投資雖然前面已經看到計提了不少的減值損失,但總不能都停下來,結果就是支出僅比2023年略低。資金缺口只能通過凈融資來解決,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剛性償債壓力增長。2025年一季度的情況并沒有好轉,至于說會不會更嚴重,現在暫時還不急著下結論為好。
由于固定資產的折舊規模很大,2024年回收資金達61億元,再加上存貨規模下降和資產減值損失的影響,“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還好于凈利潤。但是應收和應付項目都在增加資金的占用,這就不太好了,應付項目是因為營收規模下降,可欠款的規模也會下降,應收項目的增長就不太好解釋了。
實際上就是“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在2024年末增長了,在營收大跌的情況下增長,當然是客戶的合同談判地位上升了,也可以說是隆基綠能為了營收不至于跌得比現在還難看,主動降低了信用條件。這除了會增加資金的占用,當然也會增加壞賬損失的風險,其實從前面的對比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好在2025年一季度末,“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現在還不好判斷全年的情況,暫且保持觀察吧。
應付項目的下降,除了“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的下降之外,連預收款性質的“合同負債”也在大幅下降。前者是供應商們到了期就要求按合同付款,采購量的下降,導致后續欠款無法覆蓋前面到期的欠款,就算可以拖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需要動用現金來補充清償。后者當然就是收到預付款的訂單下降了,除了導致資金問題,還可能會導致后續期間的營收下降。
隆基綠能的固定資產和經營性長期資產規模在2024年末已經開始下降,2025年一季度末繼續下降。只是在建工程的規模下降并不是太大,原因并不是新開工了太多的大項目,雖然也有項目是新開工,但規模大的項目都是原來就開工的,還必須要建設下去。
項目的內容很多,我們做了一些簡化,導致“其他”中的內容有點多,雖然也有海外的項目,但主要的投資還是在國內,而且分布的地區比較廣,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主業的一些項目。現在這些項目是最大的麻煩,如果市場不增長了,或者說短期內不增長了,建設的必要性不大;如果都砍掉,或者大面積的砍掉,那這些資產就都要計提大量的減值損失。
2024年雖然已經計提了1.7億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主要對應的是“越南電池G2車間升級改造”等項目。但和現在的在建工程規模相比,這還只是九牛一毛,不太可能都砍掉,甚至不會大面積砍掉,而主要采取“減配式”建設完工,繼續觀察市場的情況。就算后續采取打包出售這些已建成的項目也會更劃算,對業績的沖擊也要小得多。
隆基綠能從2024年末開始“縮表”(總資產下降),原因是存貨和應收、應付項目都在下降,經營性長期資產也在下降。這就導致其長期償債能力有所下降,但短期償債能力反而有所提升。
有息負債是在大幅增長的,雖然通過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可以不影響短期償債能力,但這些長期有息負債是有到期日的,對手里現金充裕的隆基綠能來說,這幾年還不會出啥問題。但就怕行業低迷的形勢持續的時間太長。
該來的總會來,市場的影響對龍頭企業來說,相對要好受一些。但這種好受也只是相對的,就怕時間一長,誰都受不了。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