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泡腳的習慣,認為這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然而,對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這一看似平常的行為卻暗藏著不小的隱患。
不久前,60多歲的梁大伯(化姓)在家里用熱水泡腳,泡了二三十分鐘后,他并未察覺到腳部有任何不適。然而,幾天后,他的右腳腳背出現了紅腫、潰爛,還形成了水泡。起初,他也沒重視,認為只是小小的燙傷,無需就醫。但隨著時間推移,創面不僅沒有愈合,反而逐漸惡化,最終導致腳背皮膚壞死,進行了植皮手術,大腳趾也因為感染被迫截掉。
原來,梁大伯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已有十余年,平時血糖控制不佳,后來還出現了糖尿病足。寧波市第六醫院手顯微整復中心創面修復病區主任戚建武介紹,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足的發病率也在攀升。
戚建武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容易引起周圍血管和神經病變,可導致足部血液循環不暢、感覺減退。當足部受到燙傷、摩擦等損傷時,患者往往無法及時察覺,且傷口愈合能力差,容易引發感染、潰爛,甚至壞死,增加截肢風險。”
戚建武表示,對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泡腳須格外謹慎。首先,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應控制在37℃以下,因為糖尿病足患者對熱的耐受性較差,高溫容易燙傷足部皮膚。其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建議控制在5分鐘以內,最多不超過10分鐘,以免造成低溫燙傷。此外,泡腳后要仔細擦干腳部,尤其是腳趾縫處,避免水分殘留滋生細菌,導致糜爛、感染等。“由于糖尿病足患者末梢循環不佳,皮膚較為干燥,泡腳后還可適當涂抹保濕霜保持皮膚滋潤,減少皮膚裂口風險?!?/p>
戚建武(右二)帶領團隊查房中
戚建武提醒,除了泡腳外,糖尿病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全方位呵護足部健康。穿著方面,應選擇柔軟、透氣性好的棉襪,避免穿布鞋、硬皮鞋、拖鞋等,盡量穿著旅游鞋等底厚實、彈性好的鞋子,以減少足部受到摩擦和外傷的概率。血糖控制方面,要特別注意飲食,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平時可適當調整進食順序,先吃蔬菜和葷菜,快飽時再少量吃米飯,有助于保持血糖平穩,延緩并發癥進展;同時還要堅持適當運動。此外,患者日??蓪ψ悴窟M行輕柔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但切勿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新的損傷。
“糖尿病足患者及其家屬應高度重視足部護理,每天檢查足部有無水泡、擦傷、壓痕等異常情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一旦足部出現損傷,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處理不當導致病情惡化。”戚建武指出,通過科學的護理和積極的治療,糖尿病足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足部并發癥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吳正彬 通訊員 趙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