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微公益協會聯合通化縣第七中學團委,在快大人參產業園開展了“宣傳家鄉人參文化,助力產業傳承發展”社會實踐活動。
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人參的生長周期長,從選種、育苗到移栽,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種植者的汗水與智慧。看著那些茁壯成長的人參苗,我們不禁對種植者們的辛勤付出肅然起敬。
在加工車間,現代化的設備與傳統的加工工藝相結合,將人參制成各種產品。從人參茶、人參酒到人參保健品,每一種產品都蘊含著人參的獨特價值。工作人員向我們展示了人參的切片、烘干、包裝等流程,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參加工的精細與嚴謹。這些產品不僅保留了人參的藥用價值,還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讓人參走進了千家萬戶。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通化縣人參以其優良的品質和豐富的藥用價值,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如今,通化縣人參已經走向了世界舞臺,成為通化的一張靚麗名片。看著這些遠銷海外的產品,我們為家鄉的產業感到無比自豪。
參觀過程中,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人參的藥用價值、文化內涵以及對家鄉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知識,為我們揭開了人參神秘的面紗。
從古老的傳說,到現代的文化活動,人參一直是通化人民心中的驕傲。人參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創新,成為了通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了解人參文化,我們感受到了家鄉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增強了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
從最初的種植,到如今的全產業鏈發展,人參產業已經成為通化經濟的重要支柱。人參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還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和人才,人參產業對家鄉經濟做了巨大貢獻。
通過這次“宣傳家鄉人參文化,助力產業傳承發展”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青少年深入了解了家鄉人參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還增強了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和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為建設更加美好的通化縣貢獻青春力量!(記錄者:石連春 小記者:王淳)
責任編輯:吳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