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不負 “醴”最珍貴
游客的情緒價值為何又讓醴陵承包了?
這個五一長假,一碗小小的炒粉又一次炒熱了醴陵。160個免費炒粉攤位,帶火了醴陵瓷谷和一江兩岸;20家餐飲單位聯動免費送炒粉,更是把這股“熱辣滾燙”鋪向全城。人山人海的活動現場,一個個攤位“制造”著炒粉大廚們的心意,一條條長龍匯聚著各地游客的期待。搶到第一碗的迫不及待、反復排隊的心心念念、“終于等到你”的來之不易,所有情緒都在一口炒粉的咀嚼后,化作滿足與幸福。炒粉節持續的三天時間,現場迎來人流97.3萬人次,總共送出276100碗炒粉。
這已經是醴陵連續第三年舉辦炒粉節,在全國各地都在費盡心思卷文旅的現狀下,保持熱度、持續出圈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醴陵,“撿瓷器、玩煙花、吃小炒、看大劇”的系列“干貨”已經讓游客應接不暇,而始終拉滿的情緒價值,則是這座城市受到年輕人青睞的“流量密碼”之一。
動情時刻最美
一見鐘情的美食IP
當流量逐漸成為衡量文旅項目熱度的顯性指標,打造吸引核則成為吸引流量的基礎。“吃住行游購娛”,“吃”字擺在第一位。為一杯茶顏悅色趕高鐵,為一頓牛肉火鍋打飛的,為口腹之欲開啟說走就走的旅行——探索地道美食的“逛吃游”不僅成了眾多旅行者的首選項,更成為一些城市闖入大眾視野的“敲門磚”。
今年的炒粉節,醴陵人不僅將本地的另一個美食頂流——醬板鴨拉到現場組與炒粉組CP, 爐橋酥、油火等傳統小吃也成為這場美食“逛吃游”中的精彩點綴。在爭相引流的網絡圈,“美食社交”穩固地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旅行時偶然品嘗到的“寶藏”小吃,還是分享常去的地道餐館,打卡、拍照、“朋友圈先吃”,正在成為一部分人的生活常態。
依托優質的旅游資源,醴陵將美食同樣作為獨特的文旅IP來打造。“醴陵有三寶,陶瓷煙花加小炒”,與歷史悠久的陶瓷、煙花一樣,醴陵的飲食文化同樣源遠流長。醴陵炒粉食材簡單,做法也不復雜,但味道全系于掌勺人對火候的精準把握。一碗鍋氣騰騰的炒粉,既是醴陵廚藝人高超烹飪技術的代表,也是醴陵人巧手辦事精明特質的體現;久負盛名的醴陵小炒肉也是當地一絕,鮮香爽口帶湯汁,妥妥的干飯神菜;香辣入味的醬板鴨,更是每個來醴游客必帶的伴手禮。圍繞著這一系列特色美食,醴陵傾心打造了炒粉節、醬板鴨節、小炒肉節、醴陵一桌菜等文旅新亮點。
當代旅者已不囿于山水形勝,無論是先天優勢的自然風光,還是“依樣畫葫蘆”式的網紅旅游產品,都很難完全滿足游客的需求。相反,獨具特色的美食品牌,卻可能拉動人們的情緒價值,成為一座城市“爆火”的引子。炒粉、小炒肉、醬板鴨,總有一款,能讓你一見鐘情。
真心地給不累
撲面而來的醴式熱情
美食只是載體,對城市來說,“流量”變“留量”的終極答案,還得用誠意和服務打動游客。從哈爾濱獨寵“小土豆”,到杭州的“行李直送”輕松游,再到淄博炒餅小哥的微笑服務,這些具有城市人格屬性的寵粉行為,為游客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和實際便利。
在醴陵炒粉節的籌備期,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得知醴陵要舉辦炒粉節,邀請廣大游客免費吃炒粉,醴陵籍愛心人士吳先生二話不說,直接轉賬五萬給組委會的工作人員。他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希望炒粉節上所有用的雞蛋,都是土雞蛋,因為只有這樣,才是醴陵炒粉最完美的味道。
游客對一座城市的好感度,既取決于城市自然風光、人居環境、特色物產,更取決于對當地人文與民風的感知和悅納。好山好水好物固然讓人目不暇接,而醴陵人熱氣騰騰的樸素情感,足以讓你感受到撲面而來滿滿的愛。
一場成功的炒粉節背后,是一群人、一座城的努力。捐粉1000斤到3000斤的“攀比”,油鹽味精等調料全包的“豪爽”,還有每天4個小時忘記疲勞的“投入”,展現的不僅是醴陵人對自家炒粉的驕傲和對城市品牌的支持,更是“廣開醴陵門,誠邀天下客”的胸懷格局。
讓我們回到一周前的國際煙花論壇和煙花產業博覽會。為了這場國際盛會,醴陵人精心準備了三場焰火展演。“無人機+煙花秀”的組合,堪稱醴陵“史上最強”。然而天公不作美,第一場展演就遭遇狂風,無人機被迫無法起飛;第二場展演,更是由于下雨,極大影響了煙花的效果。但在種種困難下,我們反而看到了醴陵人的倔強。第二場煙花燃放結束后,無人機冒雨起飛,將“雨中蛟龍”、“浩瀚星空”等絕美場景精彩演繹,而當醴陵人的驕傲——“扁豆雙禽瓶”出現的那一瞬間,醴陵人吃得苦、霸得蠻,努力讓全世界看見的那份堅持,也同樣被世界所看見。
也許是被這份誠意所感動,第三場焰火展演等來了天公作美,得以完美綻放。風狂雨驟不敵精誠所至,醴陵最終將最好的自己呈現給了世界。
你最珍貴
用心用情的花式寵粉
在當今百花齊放、競爭激烈的文旅市場中,情緒價值已經成為關鍵制勝因素之一。游客的每次搜索、點贊,都是情緒數據的源頭活水,只有回歸 “用戶價值” 原點,從感官轟炸的基礎情緒價值滿足,向“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的賓至如歸,才能實現從留量與收益的雙豐收,走向文旅產業的常青長紅。
近年來,醴陵依托“產業+展會+文旅IP”的格局,大力推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旅游資源串珠成鏈,讓游客體驗小炒美味、記住煙花美景、帶走時尚美瓷,讀懂這座城市的產業文明。出臺《關于促進“陶瓷+煙花+文旅”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文旅八條”“青春醴包”等優惠政策,不僅為來醴陵游玩的客人提供更好的體驗,更讓大家成為記錄、分享醴陵美好風景的參與者、聯動者。
同時,醴陵也盡力做好“寵”字文章,炒粉、小炒免費吃、瓷器免費撿、景點免費看,交通工具免費坐……節會期間,多種免費活動,貼心“寵粉”。今年的炒粉節,在繼續堅持“交通輕微違章不處罰”的同時,醴陵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敞開大門,開放各自停車場,為廣大自駕游愛好者提供最大的停車便利。城市對游客的善意和溫暖,猶如一場“你最珍貴”的深情表白,讓正向情緒持續發酵,雙向奔赴變得簡單。當越來越多的“頭回客”變成“回頭客”,文旅長紅自然可期。
文旅產業競爭的新賽道,所有城市都期待潑天的富貴降臨自己的頭上。但當“富貴”砸來時,接得住才是真本事。文旅沒有“天花板”,真誠才是永遠的必殺技。
動情時刻最美,真心地給不累,未來的日子有你更美,醴陵款《你最珍貴》的深情,期待與你相守相隨。
記者丨陳思 曹理微
編輯丨唐思捷
審核丨林鑫 彭建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