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音樂、美景、春光……5月2日,巢湖紫微洞景區化身“潮玩地”,非遺市集熙攘如織,四望亭下樂聲飛揚,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場景讓游客直呼“潮人音樂搭配傳統文化=絕絕子”。據了解,當日巢湖紫微洞景區游客量突破4000人次。
非遺市集“活”起來
下午2時許,巢湖紫微洞景區入口處的非遺市集已圍滿了“好奇寶寶”。合肥市級非遺洪氏銀器制作的展臺上,一個個精美的銀飾散發著亮麗的光芒,讓女性游客左看右看、難以取舍。巢湖糖畫展示區,只見蘇德斌老師以銅勺為筆,用糖液作畫,運腕走勺之間,一只金燦燦的蝴蝶剛“落”在木板上,就被一位小朋友眼疾手快地“收入囊中”。省級非遺巢湖樹雕畫展區,巢湖樹雕畫、牛角畫吸引著眾多游客欣賞,一位合肥游客當場買下了一幅牛角畫作品:“出來玩還能見到這么美的藝術品,必須收藏。”
最受親子家庭青睞的當數國家級非遺紙箋加工技藝體驗區。現場,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靖正手把手指導游客體驗流沙箋的制作過程。孩子們在特制液體中調制好色彩和圖案后,拿起一面空白扇面小心翼翼地放進液體中,拿出來的扇面上暈染出猶如敦煌壁畫般的紋路。“好美啊!我很喜歡。”一對姐妹花先后體驗了流沙箋技藝,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深深折服。
山水之間“樂”悠揚
除了能吃能玩的非遺讓游客有滿滿的體驗感外,四望亭下的音樂派對也漸入高潮。二胡演奏家身著古裝演繹《青花瓷》《蘭亭序》《好春光》等國風樂曲。游客每每行至此處,紛紛駐足聆聽,感受婉約靈動的中國風。隨著樂手指尖輕躍琴弦,《春風十里》《傳奇》《月半彎》《公路之歌》等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在一支巢湖本土樂隊的演繹下,煥發出別樣的韻味。
“爸爸,爸爸,我們在這兒聽會兒吧!”“兩位姐姐拉的二胡好好聽啊”……現場,有跟著節奏哼唱的,有安靜欣賞的,更多的游客則是舉起手機記錄下眼前的這一幕。音樂與自然碰撞、國風與潮流邂逅,這場音樂派對以獨特的方式打開了“五一”,在景區與游客產生了奇妙共鳴。
文旅融合“巢”這看
暮色中,帶著銀飾、糖畫和DIY漆扇等“寶貝”回家的游客們,手機里存滿了流光溢彩的瞬間。這個五一,古老非遺在景區中煥發新生,并以最“巢”的方式走進人間煙火。
“五一假期,巢湖市文化館將非遺項目帶進景區,除了讓人們沉浸式體驗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非遺以外,還希望讓非遺與旅游實現更好地融合,以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巢湖市文化館副館長許葳表示,電音樂隊和民樂的混搭表演,也為市民游客帶來更豐富的文化娛樂選擇。
不少游客對景區內的非遺展演、音樂表演等互動環節贊不絕口。“今天來景區游玩,不僅能夠了解巢湖的傳統技藝,還能自己動手嘗試,太有意思了!”一位年輕游客興奮地說。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其中,巢湖市民楊玲感慨:“沒想到景區里還有樂隊表演,讓我們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剛剛還看到以前不了解的一些非遺項目,兩個孩子更是親身體驗了流沙箋的制作過程,活動形式特別豐富,也很有文化氛圍。”
“今年五一紫微洞景區的客流持續走高。假期首日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今日到目前為止游客量已突破4000人次,預計后面三天還會迎來一個小高峰。”巢湖市旅游開發總公司運營中心主任葉玲莉說道。據了解,今年五一期間紫微洞景區以“非遺奇遇”為切口,打造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旅場景。5月1日至3日,王喬洞洞口上演實景情景劇《遇見王子喬》,重現王子喬當年在此得道成仙的故事。景區還復原了宋代貨郎擔場景,身著古裝的工作人員搖著撥浪鼓在景區兜售美食,讓游客瞬間“穿越”。此外,傳統手工石磨、非遺漆扇傳統文化體驗等活動將貫穿整個五一假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