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東大會罕見開炮:直指特朗普"口頭承諾治國"弊端?
202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94歲的沃倫·巴菲特打破政治沉默,以"比較優勢理論"為引,犀利批評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與競選策略。
這位向來避談政治的"奧馬哈先知",此次將矛頭直指"輕諾寡信"的政客邏輯。
一、貿易戰批判:商人思維VS政客邏輯
巴菲特以歷史為鑒,強調"美國250年工業崛起依賴自由貿易",而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戰爭行為"和"重大錯誤"。
他舉例伯克希爾一季度利潤暴跌14%,揭示貿易戰對美國企業的反噬。
更直言:"在別人犧牲基礎上的富裕不會持久",暗諷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短視性。
二、競選承諾陷阱:"口頭支票"的政治生態
當被問及領導力時,巴菲特意味深長地表示:
"有些人被選上,只是因為做了口頭承諾"。
雖未點名特朗普,但結合其過往對"政客失信"的批評,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對特朗普"建墻墨西哥買單""輕松贏貿易戰"等競選承諾的諷刺。
這與老子"輕諾必寡信"的東方智慧形成跨時空呼應。
三、第三條道路:全球化的"比較優勢"方案
面對中美博弈僵局,巴菲特提出"各國專注擅長領域"的解決方案,強調"美國應做最擅長的事,中國亦然"。
這一主張被解讀為對特朗普"全面對抗"路線的間接否定。
現場反響?
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平臺回應"我一直在贏",而伯克希爾股東們則以長達兩分鐘的掌聲支持巴菲特。
分析指出,此次發言或成巴菲特退休前最重要的政治表態。
#巴菲特陰陽特朗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