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與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于5月1日相繼辭職,社會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李周浩于5月2日開始代行韓國總統的權限。
韓國政壇上演權利閃電戰。5月2日,韓國政壇又雙叒叕換總統了。1日代總統兼國務總理韓德洙突然宣布辭職,理由是要“專心參選總統”。按原計劃代總統的位子本該由經濟副總理崔相穆接任,結果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連夜彈劾其參與尹錫悅的“緊急戒嚴計劃”,崔相穆連夜光速辭職,任期不足24小時。青瓦臺的魔咒已經進化到3.0版本,現在連代總統都逃不過彈劾的命運。最終,分管教育的副總理李周浩被迫“臨危受命”成為新的代總統。從教育部長火線提拔,連總統職權交接儀式都沒準備。
這已經是韓國140天內的第三位代總統了。去年12月尹錫悅被彈劾后,代總統的椅子就像燙手山芋一樣,從韓德洙傳到崔相穆,再傳回韓德洙,如今又落到李周浩手里。
這場辭職風波背后,是韓國政壇的“無限戰爭”。前總統尹錫悅剛因“濫用職權”被追加起訴,成了韓國憲政史上首位被起訴的現任總統;而民調領頭羊李在明也沒閑著,他的選舉舞弊案被最高法院發回重審,雖然暫時不影響參選資格,但“有罪嫌疑”的標簽就像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選情。
保守派和進步派的角力更是激烈。韓德洙辭職參選本是想凝聚保守派勢力,可他沒政黨背景,執政黨內部還在為推誰參選吵得不可開交;而李在明盡管官司纏身,支持率卻穩坐40%以上,韓國選民似乎已對“政客黑歷史”免疫,沒被起訴過,反倒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總統候選人?
再來看看新上任的李周浩,其上任確實屬于臨時代理性質,這一結果是韓國憲政史上罕見的政治動蕩的產物。李周浩按憲法順位成為第三位代總統,任期至6月3日總統選舉結束。
韓國政壇的荒誕敘事,本質是民主制度在高壓競爭下的變形記。每屆大選候選人不僅要拼政策,還得比誰更扛得住司法調查和對手揭老底。當彈劾成為派系斗爭的常規武器,當司法淪為權力博弈的工具,任何領導人都難逃"上臺-斗爭-倒臺"的宿命。這種“全員惡人”的設定,固然讓選舉充滿戲劇性,卻也透支了民眾對體制的信任——畢竟,誰愿意天天看領導人上法庭?
李周浩這匹“黑馬代總統”,大概率只是過渡期的工具人,真正的重頭戲還得看6月3日的大選。屆時,韓國選民將用選票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