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鐮刀,終于割到了韓國頭上。據報道,特朗普及其團隊正在向韓國政府施壓,要求他們大幅提升防務開支。拜登下臺前,尹錫悅上趕著表忠心,跟美國簽了長期協議,規定未來每年將負擔12億美元的美軍軍費開支,但特朗普上任之后,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數字提升到了50億美元。
別看我,我還沒當選呢
一、獅子大開口
特朗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韓國很有錢,是美國的“自動提款機”。明顯是沒打算給韓國政府留活路。但50億美元的支出,也確實是令人震驚。公開資料顯示,韓國的海陸空三軍約有50萬人,駐韓美軍的數量約在2.8萬人左右。韓國今年的國防預算463億美元,分攤美軍軍費也包括在內。
按特朗普的算法,就是要韓國拿出軍費開支的11%,去養活只占韓軍5%的駐韓美軍。如果韓國政府敢答應,會給韓國財政增加多少負擔不提,韓軍士兵的伙食還有下降空間嗎?之前尹錫悅發動戒嚴令事變,就有網友吐槽,說他削減士兵的伙食標準,還想讓大家跟他一起造反,簡直是異想天開。
駐韓美軍基地內景
所以,無論誰當韓國總統都不可能答應,就算他不考慮國家利益,也得考慮自己在軍中的支持率吧。而軍費問題,還只是韓美關系的第一道坎,特朗普依然在等韓國主動上貢,解決兩國的貿易差額問題。
二、貿易再平衡
韓國現在的支柱產業,依次是半導體和存儲芯片,造船業和汽車工業,都被中美關稅戰嚴厲打擊。哪怕韓國想站隊美國,也得自斷臂膀,這是韓國政府無法承受的,好在是,現在韓國還沒有總統,李在明剛剛當選在野黨總統候選人,等到6月3日大選結束,他還要先梳理國內的情況,可以拖一段時間。
相比日本的石破茂,硬頂著特朗普的怒火耍“拖字訣”,韓國內亂這個理由,哪怕是胡攪蠻纏的特朗普,也不得不接受,韓國財長,前代總統崔相穆已經去了華盛頓,一五一十的交代完情況,表示美方理解韓國現在的處境,兩國將不會急于求成,會從容有序地推動談判和磋商。
小崔做回財長之后,明顯輕松多了
誰能想到,韓國暫時沒有總統,反而是一件幸事。等到國內選舉結束,中美關稅戰應該有了初步的結果,不管到時誰是總統,操作空間都要比現在大得多。要是李在明如愿當選,他面臨的,還有另一重挑戰。
三、軍事指揮權
文在寅時期,韓國走的中立外交路線,作為改革派,文在寅這幫人追求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自主。一個國家要自主,必須先有軍隊指揮權,韓國現在的軍隊指揮權,平時在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戰時還掌握在美韓聯合司令部,也就是美國人手里。
多年來,韓國歷屆政府都在推動拿回軍隊指揮權,文在寅時期的進展最順利,當時他和特朗普談好,美軍將通過多次軍演對韓軍的能力進行評估,若韓軍符合條件,戰時作戰指揮權將會在文在寅下臺前歸還。但后來特朗普以軍演花費多效果小為由,縮減了演習規模,加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文在寅抱憾下臺。
李在明能繼承文在寅的事業嗎
不出意外,同為改革派的李在明,也會在收回軍隊指揮權的問題上做文章,因為只有把軍隊完全掌握在本國政府手中,李在明才能落實他“不疏遠中國”的選舉承諾,至于特朗普會不會被他說動,那就很難說了,文在寅天縱奇才,能斡旋特朗普跟北邊見面,為特大統領提供情緒價值,李在明的能力,半島目前的局勢,估計還是要比文在寅時期,差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