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校長王辰,憑借“推動創立“4+4”醫學教育制度”的功勞,近日在網上非常熱火,引來各種評論。就連首都醫科大學前校長饒毅,都親自下場,公開發文《請勿錯怪王辰教授》為其洗冤。同時也為協和“4+4”醫學教育模式站隊,認為該模式對協和有百利而無一害,不僅完全適合協和醫學院,而且適合其他部分院校。
一、何為醫學教育“4+4”模式
“4+4”學制的臨床醫學教育模式,最初來自于北美,并非協和或王辰校長自己發明的。該模式的具體操作是:從各高校非醫學專業的本科生中,選擇優秀的、符合一定條件的、并經過相關考核的有志學醫者,
進入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畢業后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因為此模式含本科教育4年,醫學院教育4年,所以謂之“4+4”學制。這種模式培養的醫學生,具有多種專業背景。并且給一些優秀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一條選擇學醫的新路徑。
在國內,協和是最早推行的。2018年9月,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新百年的元年,正式開始實施“4+4”學制臨床醫學教育模式,當時此舉被稱再開中國醫學教育先河!
二、“4+4”模式之妙處
作為“4+4”模式的國內推動者及領導者,協和醫學院的王辰校長,曾表示“4+4”學制具有以下三大堪稱“妙處”的優點:
1.納多學科素養者從醫:醫學生由此具有多學科背景,醫學界由此形成多學科素養與能力。所招錄之醫學生已有多學科本科教育背景,有了多學科的知識、技能、思維,注入了多學科的“DNA”,這種“DNA”將在其未來的學醫從醫生涯中獲得表達,成為將醫學與多學科結合的發端與紐帶,并由此結出醫學發展碩果。
2.納天下賢才從醫:醫學院由此可以廣攬天下賢才。由于所從事的事業關乎人的健康性命,故對醫學生、醫生的素養要求極高。“4+4”模式可以使醫學院有機會在各大學、各學科已經很優秀的投考本科生中優中選優地選擇醫學生,充分保證對未來從醫者的高素質要求。
3.納愛醫者從醫:讓真正有志于醫學者學醫從醫。經各專業本科教育后最終選擇學醫者,體現了其在接受本科教育期間內心經過比較后決定的未來職業取向,是青年學生心智較為成熟后的專業選擇。這些學生學醫富于熱情和主動性,在后來接受大量的醫學教育資源投入后,未來從醫的穩定度和從業水準高。醫學院非常需要這種素養良好、積極求學之“成熟的受教育者”。
王辰校長認為,“4+4”是在目前教育體系下,所能設計出的幾乎最佳的臨床醫學院校教育模式,可望培育出未來推動醫學發展的高素質醫師和醫學界領導者。
三、對“4+4”模式的幾點疑問
王辰校長所說的三大“妙處”,都很有道理,但我卻感覺又都有些站不住腳。第一,所謂的多學科素養,完全可以通過醫學院開設多種學科的課程達到。
第二,廣攬天下賢才以及讓真正有志于醫學者學醫從醫,從目前公開出來的多名“4+4”畢業生情況看,似乎優中優選并未做到。而且這種選擇,完全可以在正常的考研中得到體現。即其他高校醫學生報考協和研究生時,加以優中選優的選擇,這不是新開一種培養模式的充分理由吧?
第三,為什么4要+4?按照目前通行培養模式,臨床醫學的本科生就要讀5年,之后再碩士、博士。正常醫學生從本科到博士畢業,應該至少是5+6以上吧。為何4+4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就定為4年,就因為王校長將其定為優秀的本科生,就可以速成醫學?
資料來源:協和醫學院官網《肇啟我國“4+4”臨床醫學教育模式 北京協和醫學院 王 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