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晚,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員會、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榮譽盛典在北京衛視、北京時間和騰訊視頻同步播出。榮譽盛典于北京市東城區北京喜劇院盛大舉辦,由陳雨鍶、龐博、孫揚、悅悅擔任典禮主持,雅淇、鄭璐、周怡擔任紅毯主持。數百位電影業界、學界代表、各界嘉賓及青年學子參與其中。八項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榮譽現場揭曉。
《好東西》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影片榮譽,孫海鵬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導演榮譽,葛優、詠梅和張子楓分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男、女演員榮譽。王子川獲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編劇榮譽,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藝術探索影片榮譽由《從21世紀安全撤離》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處女作榮譽由《乘船而去》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新人榮譽由張偉麗和李珞桉共同獲得。
光影璀璨,點亮榮譽之光
1993年至今,大學生電影節始終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致力于為中國電影發展撰寫青春注解,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大學生拍”的特點,持續代表著一代代大學生的選擇。在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現場,八項由全國大學生推選出的最受大學生歡迎榮譽重磅揭曉。
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藝術探索影片榮譽由《從21世紀安全撤離》獲得,編劇阿美和導演、聲音指導德格才讓揭曉榮譽,資深電影監制、中影集團一級導演江平為其頒發榮譽。影片監制王紅衛代表主創團隊上臺領受榮譽。他感謝大學生觀眾對影片的認可,并希望年輕的電影人把頒獎詞中提到的“中二美學”繼續發揚下去,用更多風格各異的影片豐富中國電影市場。
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處女作榮譽由《乘船而去》獲得,演員田海蓉揭曉榮譽,導演、編劇李玉為《乘船而去》導演陳小雨頒發榮譽。陳小雨感謝大學生電影節授予的榮譽,并感謝了劇組全體工作人員對他的支持。他還表示,萬瑪才旦導演的指導和鼓勵對他而言意義非凡,他會將此銘記于心并繼續前行,將《乘船而去》作為自己創作的起點,像前輩一樣用自然的語言和本能的激情捍衛今后的創作。
電影《下一個臺風》的主演張偉麗和電影《不說話的愛》的主演李珞桉共同獲得了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新人榮譽。演員孫怡、潘斌龍揭曉榮譽,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副教授劉天池為她們頒發榮譽。張偉麗表示,《下一個臺風》是她的銀幕初亮相,從運動員到新人演員的身份跨界讓她感到了初登擂臺般的緊張感,并感謝大學生朋友們對電影和角色的喜愛。李珞桉表達了對獲得這份榮譽的驚喜和感謝,同時祝愿大家像影片中的木木一樣被愛包圍。
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編劇榮譽由《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的編劇王子川獲得。導演、監制、編劇董潤年,制片人、編劇應蘿佳揭曉榮譽,制片人、導演、監制、編劇方勵為其頒發榮譽。王子川從自己做編劇的心路歷程出發,幽默地分享了自己擔任編劇創作劇本時辛酸苦辣的獨特體驗,表達了對大學生電影節、影片團隊和家人的感謝。
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女演員榮譽由詠梅和張子楓共同獲得,演員顏丙燕、劉鈞揭曉榮譽,表演藝術家王德順為其頒發榮譽。詠梅表達了對于“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女演員”這一榮譽稱號的珍視,希望自己能夠通過作品和表演一直獲得大學生的喜愛,并期待與更多年輕的創作者們合作。張子楓感謝了大學生電影節對自己的認可,感謝了導演李玉、監制方勵和搭檔張偉麗,也感謝了片中角色林沫沫的堅守和勇敢。
演員葛優憑借在電影《刺猬》中的精湛表演,第五次摘得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男演員榮譽。演員張凱麗、劉威葳揭曉榮譽,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書記孫新軍為其頒發榮譽。葛優表達了對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評委以及導演顧長衛的真摯感謝,同時講述了自己與大學生電影節數次結緣的溫暖回憶,幽默地表達了相約第40屆大學生電影節的美好期待。
導演孫海鵬憑借《雄獅少年2》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導演榮譽。榮譽由文化學者、作家馬未都揭曉,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霍廷霄為其頒發榮譽。孫海鵬對大學生電影節和主創團隊表達了感激之情,他表示動畫電影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感謝一直以來支持電影的觀眾、伙伴以及家人。
最受大學生歡迎年度影片榮譽由《好東西》獲得。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始人黃會林先生和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藝術與傳媒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于丹教授共同揭曉了這份榮譽,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大學生電影節主任委員張雁云和著名導演李少紅為其頒發榮譽。導演邵藝輝上臺領受榮譽,她感謝大學生電影節、青春榮譽推選團和觀眾對影片的認可,并表示影片獲此殊榮離不開每一位主創的心血和努力。同時,她鼓勵大學生們既保持年輕的狀態又能腳踏實地地生活,既不放棄幻想也對世界保持好奇和激情,自己也會繼續堅持創作,不負大家的期待。
在本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的璀璨舞臺上,同樣迎來了學生原創作品的榮譽頒授環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學生原創作品推選單元獲得了國內外百余所高校的踴躍參與,共征集到劇本、影片、影評等作品3000余件,最終152件作品獲得了各項榮譽。五位榮譽獲得者代表上臺接受了榮譽,由中影集團一級演員苗苗、演員馬思純、導演梁鳴為他們頒發榮譽,在場的大學生們共同見證了這一屬于青年創作者的榮耀時刻,感受到青春的激情與創作的力量。
銀海觀瀾,獻禮光影雙紀
在“青春之夜”的榮譽盛典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為大學生電影節獻上了最誠摯的祝福。在年度參選影片的混剪短片中,晚會拉開了序幕。高燃的混剪不僅回顧了去年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也表達了對中國電影未來“越來越好”的祝福。歌手蔣敦豪攜手北師大學生代表共同演繹的歌曲《青春沒有終點》承接開場的電影混剪,以青春洋溢的旋律和活力四射的舞蹈獻禮青春與電影藝術。
大學生電影節一直承載著大學生們勇敢追夢、不畏前行的初心。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同路人莊達菲攜手大學生們帶來的音樂劇《青春劇本》,以生動的表演和充滿哲思的歌詞,帶領觀眾身臨其境地見證了大學生青春榮譽推選團榮譽終評的場景,體現出大學生電影節的青春激情、學術品味和文化意識。
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特別設置了致敬環節,為長期支持、陪伴、鼓勵大影節的著名演員葛優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這是葛優第五次在大學生電影節的舞臺上領受榮譽,在回顧葛優經典角色的混剪短片后,歌手張淇深情演繹了歌曲《不見不散》。張淇的演唱喚起了觀眾關于葛優的珍貴銀幕記憶,傳達了大影節和無數影迷的心聲——期待下一次與葛優在銀幕上“不見不散”。
恰逢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著名導演李少紅、演員顏丙燕、演員馬思純共同帶來了特別致敬節目《電影是我們對生活的回答》。
三位女性電影人通過與電影中不同角色的對話,動情講述了在個人成長中電影如何回答生活的難題,深情詮釋了在光影長河里電影承載的獨特意義。
與光影相擁,與時代共振,與世界對話。青春因光影而閃耀,理想因奮斗而璀璨,青年電影人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用青春的筆觸不斷續寫著新時代的精彩篇章。在“青春之夜”的尾聲,演員錦超、歌手付思超與大學生們共同演繹了青春歌曲《不說再見》,描繪了一幅青春與夢想交匯、過去與未來交織的動人畫面,為晚會畫上了圓滿的句點。
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以“要有電影要有光”為主題,通過優秀國產影片推選、大學生原創作品推選、學術論壇、校園及學術展映等一系列活動,以青春視角丈量銀幕經緯,以青春激情筑夢光影未來。5月份,大學生電影節創投單元“青石計劃”路演及榮譽頒授、大學生電影節原創單元展映及榮譽頒授、“南國(珠海)電影周”等活動將陸續開展。大學生電影節將始終堅守初心,為中國青年和電影人的逐夢之路護航,與中國電影一起向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