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閱讀本文之前,麻煩您先點個“關注”。這不僅能讓您更方便地參與討論和分享,也能讓您感受到更多的參與樂趣。創作不易,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五一假期期間,全國各地的景區都擠滿了游客,而杭州靈隱寺卻因為一個小賣鋪意外走紅網絡!
有媒體報道稱:靈隱寺門口的小賣鋪面積僅8.5平方米,但年租金卻達到了驚人的260萬,相當于每個月要支付21萬6千元,每天的租金更是高達7123元。
超貴的小賣鋪
這么高的租金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租到的,這個價格是經過103輪激烈競拍后才最終敲定的,溢價率竟然高達225%。
而且不能按年租,必須一次性付清5年的租金,也就是1300萬元,這筆錢足夠在杭州買一套不錯的房子了。
我們來算一筆賬,一天的租金是7123元,再加上旺季時需要雇傭4名員工,按照杭州的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四個人一天的工資加上社保大概需要1400元左右,再加上水電費等日常開支,每天的基礎成本就接近9000元。
也就是說,商家每天至少要賺夠9000元才能勉強保本,而小賣鋪的商品通常價格不高,利潤空間有限。
不過,小編曾經去那里買過一瓶礦泉水,售價居然達到了10塊錢。
如果成本是一元的話,商家每賣出一瓶水就能賺9元,但即便如此,一天也得賣出1000瓶水才能回本。雖然聽起來數量不少,但官方數據顯示,僅今年5月1日半天時間,靈隱寺的客流量就達到了3.8萬人次。
假設其中10%的人購買礦泉水,那么當天就有3萬4千多元的收入。
由此可見,客流量確實是決定租金高低的關鍵因素。不過旅游行業存在淡旺季,不可能每天都保持如此高的客流。
因此,這五年的巨額投入是否能夠回本還是個未知數,即便能收回成本,盈利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另外,杭州飛來峰景區還有一個4.5平方米的小店,年租金居然高達286萬。盡管這里的節假日人流量可以達到8萬,據說最高日營業額能達到10萬。
但從長遠來看,持續盈利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即便如此,當時仍有12家公司對該店鋪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或許背后隱藏著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商業價值吧。正如網友所言:既然已經有260萬的資金,為何非要執著于做小賣鋪老板呢?
信源來自:網友熱評
把這筆錢存進銀行吃利息,收益也不少啊,可普通人確實難以理解這種選擇。
這讓我想起今年年初的時候,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里的9個冰糖葫蘆攤位,起拍價就要100萬,而且經營時間只有短短兩個月。
然而前來競拍的人絡繹不絕,最終成交價高達700萬。而這筆錢僅僅是為了獲得一個攤位的使用權,還不包括自行準備的集裝箱房以及藝術造型所需的50萬費用。
這樣一來,總成本已經達到了800萬,為了回本,每根冰糖葫蘆的售價定為30元,60天內至少需要賣出3萬3千根。
不得不說,在這種黃金地段投資的風險真的非常大,即便是財力雄厚的老板也可能難以承受。但也許對于這些人來說,賺錢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網友熱議
有網友提到:西湖旁邊的小亭子租金差不多是200多萬,有人告訴小編實際價格接近300多萬一年。主要原因在于物價奇高。
一瓶水賣10塊,一根玉米也是10塊,關鍵是有不少人愿意買單。許多游客默認景區的物價就是比外面貴,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景區賺不到錢。
信源來自:網友熱評
景區的物價就是這樣被抬上去的,租金高自然導致物價越來越高。其實商品的成本差別不大,真正賣的是地段和人流優勢。
不過也有部分景區的物價保持正常水平,甚至比平時還低,這樣的地方顯然會更受歡迎。畢竟每個景區的經營理念不同,還是要憑良心做事。
信源來自:網友熱評
一味哄抬地租,資本賺到了錢,承租者為了盈利只能將物價提升十幾倍,最終還是老百姓的錢包遭殃。
老百姓雖然是消費者,但不是冤大頭。真心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這些問題,出臺措施加以規范,別讓游客寒心。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對這些現象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旨在傳遞正能量,無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人物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