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11月底,實現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三級中醫醫院和二、三級婦幼保健院均提供兒科服務。
4月2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開展“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2025—2027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開展為期3年(2025—2027年)的專項行動。
圖源:國家衛健委
《通知》明確行動范圍包括: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工作目標要求:到2027年,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基本在市縣內得到解決,重大疾病在區域內得到救治,兒科就診連續性、便利性進一步增強,就醫感受度明顯提升。精神專科醫院以及規模較大的相關醫療機構普遍開設心理門診、睡眠門診等,醫務人員普遍關注患者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問題。
《通知》圍繞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兩大領域,明確了 16 項重點任務,旨在提升相關服務水平,滿足民眾健康需求,具體內容如下:
(一)兒科服務重點任務
1
增加兒科服務供給
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及三級中醫醫院結合專科基礎和所在地兒童就醫需求,科學規劃設置兒科門急診和病房,配備兒科醫療力量,實現2025年11月底前,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三級中醫醫院和二、三級婦幼保健院均提供兒科服務。
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生兒童常見病診療培訓,做實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通過全科、中醫科等科室醫務人員提供兒科診療服務,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單獨設置兒科。到2025年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兒科常見病診療服務比例達到90%以上。
2
推進兒科醫聯體建設
組建兒科醫聯體,實現全覆蓋,促進資源下沉與共享,開展專業培訓。到2027年,以地級市和縣(市)為單位,實現兒科醫聯體全覆蓋。
3
構建兒童重大疾病診療協作網絡
依托省內高水平醫院牽頭構建省級兒童重大疾病診療協作網絡,覆蓋所有地級市和縣(市)。到2027年,以省為單位,實現兒童重大疾病診療協作網絡全覆蓋。
4
提供全流程的兒科服務
引導緊密型醫聯體(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內醫療機構兒科醫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探索構建醫療、預防、照護協同的兒童健康管理模式,發揮家庭醫生承接下轉患兒、主動參與隨訪和健康管理的作用。醫療機構要建立0-3歲急危重癥兒童患者24小時救治綠色通道,支持開展先救治后繳費。
5
促進兒童就醫友好
加強醫療機構建筑空間、視覺色彩、設施設備等方面的適兒化改造,科學規劃兒科門急診布局,優化服務流程,提高預約診療率,提供智能服務。
6
開展符合兒童特點的兒科服務
醫療機構可針對兒童疾病特點,開設生長發育、精神心理等特色門診,方便患兒家屬選擇就診。針對兒童心理特點,在診療全程做好健康宣教、解釋溝通。中醫醫療機構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兒科疾病防治中的特色優勢,優化兒科中藥劑型,推廣小兒推拿、中藥藥浴、穴位敷貼等中醫適宜技術。
7
保障季節性疾病高發期兒科醫療服務
在兒童季節性疾病高發期,醫療機構要普遍建立患兒就診等候時間監測機制,開展等候時長預警,及時調配人員支援保障。必要時開設延時和夜間及周六、日門診、擴充輸液等治療場所,縮短就診和治療等候時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兒科、發熱診室(門診)應開盡開,并完善兒童輸液、霧化、中醫外治等服務條件。
(二)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重點任務
1
加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精神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精神科及中醫醫院精神相關科室建設力度,尚未設置精神專科醫院的省、地市應在“十五五”期間完成設置并提供診療服務,及時填補服務體系“空白點”。鼓勵將中醫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職業病防治院(所)等統籌納入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2
提升基層精神衛生服務水平
各地應當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的醫務人員配備,確保每個機構有從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的人員。在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設精神心理門診。建立轄區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科及中醫醫院精神相關科室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作機制,定期安排中高級職稱醫師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
3
充實專業人員隊伍
進一步加大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力度,規范精神科醫師轉崗工作,強化醫師執業管理。對符合條件的臨床類別醫師,按照有關規定可申請增加注冊“精神衛生專業”執業范圍;對符合條件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在“執業范圍”相應專業后加注“(精神)”字樣。強化精神科護理人員配備。充實醫療機構心理咨詢人員并加強管理,保障服務需求和質量。
4
強化專業服務能力
各地在畢業后醫學教育、進修培訓等繼續醫學教育相關工作中,應當加大對精神科醫務人員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其專業服務能力和水平。鼓勵開展中醫藥防治精神心理疾病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
5
提供多種形式診療服務
督促指導二級以上公立精神專科醫院加強心理門診和睡眠門診建設,其他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及專科醫院等應當創造條件設置心理門診、睡眠門診。各地應當指導醫療機構將心理問題篩查納入各臨床科室日常診療,推廣“身心同治”診療理念。提升心理問題發現能力。
6
組織開展主題巡講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遴選臨床專業能力強、科普宣講經驗豐富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專家,組建國家級、省級、市級專家巡講團,定期舉辦面向機關、企業、學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7
心理健康服務向社區延伸
結合“大型義診活動周”等主題活動,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心理咨詢、主題義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社區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
8
發揮12356心理援助熱線作用
各地應當落實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建設要求,強化培訓和人員配備,確保熱線接上、接通、接好。發揮熱線便捷、利于隱私保護等優勢,為來電者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支持等服務。
9
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傳
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及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結合“世界精神衛生日”等主題日、重大節假日前后等特殊時間節點,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營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組織實施
各地要強化對“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的組織領導,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統籌協調各方資源,集中力量,為落實各項要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指導醫療機構結合兒科、精神(心理)科診療特點,優化內部薪酬分配,逐步提高兒科、精神(心理)科等短板科室醫務人員薪酬水平,促進均衡協調發展。醫療機構在人員招錄使用上對兒科、精神(心理)科專業醫務人員給予適當傾斜,進一步提升兒科、精神(心理)科的中、高級崗位比例、崗位職數,提高崗位吸引力。要統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各項工作落實。
來源:國家衛健委 華醫網等(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醫務之聲”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