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京農業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
編輯整理:雙一流高教
近日,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以色列理工學院杰出研究教授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訪問南京農業大學,受聘為南京農業大學名譽教授。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副校長朱艷分別在濱江校區和衛崗校區會見來賓。
陳發棣對阿龍·切哈諾沃教授的到訪表示歡迎,并向他介紹了近年來南農大的辦學成就以及國際交流情況。陳發棣表示,切哈諾沃教授是生物化學領域的卓越學者,在人類細胞的蛋白代謝調控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感謝切哈諾沃教授來到南農,為學校師生提供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希望今后進一步拓展雙方的合作。
4月27日下午,“與諾貝爾獎得主面對面”活動在衛崗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活動舉行了阿龍·切哈諾沃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名譽教授”的聘任儀式,朱艷為切哈諾沃頒發了名譽教授證書。
切哈諾沃作題為“科學突破的奧秘何在——發現泛素系統”的學術演講。來自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動物醫學院、前沿交叉研究院等多個學院的200余名師生現場聆聽了大師的精彩報告。切哈諾沃教授以個人科研歷程為線索,介紹了泛素系統的發現過程,著重展示了靶向泛素通路在人類抗癌藥物研發的進展,揭示了泛素在治療人類疾病中的重大意義。現場師生圍繞泛素系統促進癌細胞凋零作用機理、如何篩選高活性靶向藥物以及未來泛素在醫藥領域的具體應用等問題踴躍提問,切哈諾沃給予了詳盡的解答,并鼓勵年輕科研人員在科技前沿領域努力鉆研,尋找創新方向,為生物化學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希伯來語:????? ?'?????)1947年10月1日出生于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海法(現以色列海法)的波蘭猶太人家庭(來自波蘭的切哈努夫),是以色列著名生物化學家,因發現泛素依賴的蛋白質降解機制,與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Irwin Rose)共同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他于1971年于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74年在該校哈達薩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82年在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獲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師從赫什科教授。之后于1981年至198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懷特海德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e) 哈維·F·洛迪什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后研究。
他是以色列理工學院生物化學教授、拉帕波特醫學研究所(Rappaport Institute)所長。 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Tor Vergata)杰出客座教授。2011年起兼任中國南京大學化學與生物醫藥科學研究所所長。
切哈諾沃是以色列科學和人文學院院士、梵蒂岡宗座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年,他被聘為臺灣成功大學客座特聘教授。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作為深圳“十三五”規劃資助新興技術研究和開設“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實驗室”的一部分,他在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開設了切哈諾沃精準與再生醫學研究所。
切哈諾沃是以色列第一批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之一,2004年他因泛素化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他在以色列歷史和以色列理工學院歷史上發揮了核心作用,因而受到表彰。
除諾貝爾獎外,他還獲得以色列獎(2003)、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00)等,并獲全球46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