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下方小程序直通《幫幫團》
在福建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內,有一群年輕的文物修復師們,他們的工作是將破損的古陶瓷、古籍、古字畫進行修復還原。
配補、配型、打磨、拋光、描繪、漆、雕刻、上漆、敷金、晾干……陶瓷的整個修復過程比較枯燥乏味,需要修復師付出極大的耐心,1998年出生的嚴凱學習了8年文物修復,這些在他眼中都不算什么,坐著一整天也已習以為常。
嚴凱| 文物修復師
福建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
我之前修復過一個唐代的罐子,罐子底部有一個古人的指紋,真的很讓人震撼,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和古人跨時代的接觸。
1996年出生的何倩婷原本的夢想是從事考古工作,但在機緣巧合下,她做起了文物修復,雖然和考古不同,但在每天修復古籍的過程中,她也漸漸沉下了心。
何倩婷| 文物修復師
福建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
族譜上有祖先的畫像和墓地,人們可以按照墓地圖像去找自己家族最開始是葬在哪里的,從而引出一系列故事,我覺得這個很神奇。
古籍的修復不只是將破損的部分重新粘在一起,其中的門道也不少。
首先,要用蒸餾水或沸水清理古籍。
其次,粘貼古籍要根據紙張的厚度和韌性調制不同的漿糊水。
最后,要抱有一顆敬畏古文物的心。
修復破損的字畫,短則大半個月,長則大半年。修復師們用定力還原出歷史的“未來”,在夾雜著厚重的歷史氣息與獨特的寧靜里匠心工作。
這群“年輕的老匠人”用事實證明,最好的傳承不是供著老物件,而是讓五千年的文明永遠活在年輕人的指尖上。
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幫幫團》
每晚18:00-19:30播出,
敬請關注!
如需幫忙,
可撥打我們的欄目熱線
0591-38280880
或者??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5月4日完整節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