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省醫療設備集采項目結果悉數出爐,各醫療設備廠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不惜代價贏下市場份額,其中最高預算1600萬/臺的3.0T高端磁共振被西門子以862萬/臺拿下,降幅高達46%,已刷新行業對醫療設備集采的新認知。
無獨有偶,另外30套64排及以上CT集采結果最后由寬騰醫療的Quantum CT T752中標拿下,此包總預算9000萬,單臺預算300萬;最終寬騰醫療以單價157萬,總價4710萬的歷史低價拿下,總降幅達48%,且承諾了多年售后保修服務。這一歷史新低再一次引爆醫療設備采購行業。
全國各地醫療設備集采的進行,對國家來說節約了一大筆在醫療上的資金投入,也降低了患者的醫療支出。但是,醫療設備廠家在降價的同時,是否能滿足醫療設備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并做到招標公告中的相關承諾,尤其是對于小型企業,是否具備10年以上的持續服務能力,筆者在這里可能需要打一個問號?
作為醫療機構,除了關注價格,同樣關注后續的技術支持、售后服務等履約能力。在本次的招標公告中,也重墨提及了相關服務條款:
從招標原文中可見,對設備的售后服務條款是非常嚴格的,不僅要求在保修期內整機提供質保,對售后響應時間、售后網點工程師人數、到場時間(小于4小時)等均有細致而全面的硬性要求。而且,即便設備停產也要保證相關備品備件達到10年以上的供應。此約束本質上是為確保集采中標的廠家提供長久、穩定、優質、高效、專業的售后服務,以確保設備正常運轉。但是,我們從此次集采最后的中標結果公示中可以看到:
本包中標的廠家寬騰(杭州)醫療僅為4人的小微企業,筆者不禁心生疑惑,4個人的團隊,營收僅為四千余萬的“小微”企業,拿下如此大量的設備集采項目,真能有效履行其承諾嗎?前文中提及采購方對后續的售后服務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相信對廠家的相關資質也是有一定要求,大家都認為應該會由一個實力強勁、資金充沛、服務周全的企業中標,結果最后由一個“4人小微企業”中標?再次研究招標公告,發現原來符合小微企業可以在評標階段進行加分,可見15%占比的評標優勢,在集采項目里足以影響其最終走向。
集采的目的是為了以量換價,倒逼廠家降價,讓醫療機構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換取同樣優質的醫療設備與服務。但同時需要考量的是,僅憑紙面上各項條款的滿足和響應就決定了如此大量的采購計劃,且不說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維保能否按招標要求如實響應,十年之后中標企業是否還存在可能都要打個問號?
筆者認為,作為醫療機構的視角,肯定也更偏好于久經市場考驗的品牌,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只要能提供高質量的產品、確保高質量的服務,都會給予參與的機會。只是對于一些利用游戲規則,單純一味地低價沖擊市場,不考慮產品質量、不考慮未來服務能力的廠家,是需要慎重考量的。畢竟醫療設備的服役周期較長,最少10年甚至更久,若因為小微企業其薄弱的履約能力,無法兌現承諾,最終受害的還是相關醫療機構。
基于此,聯想到了近幾年火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很多廠家燒著投資人的錢高調投資建廠、商場開店、請明星代言等,承諾買家購買汽車后將提供終身免費質保,但遺憾的是,車買來僅僅兩年時間,公司就倒閉了,車主維權無門,只能自認倒霉。希望這樣的事情在醫療行業不要發生,也期盼醫療集采能夠在價格與服務兩個方面找到更好的平衡與兼顧,達到集采的最終目的,造福廣大患者,賦能拼搏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