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勞動,是躬耕熱愛的堅守,是征鼓昂揚的奮進;是攻堅克難的勇毅,是日夜兼程的執著……當前正值“十四五”規劃收官與擘畫“十五五”規劃藍圖的關鍵歷史時刻,全體逸仙人踐行勞模工匠精神,以實際行動推動“一院多區”快車道建設,為我院建院190周年、中山大學“新百年”和國家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關鍵一年添磚加瓦。
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醫院官微聚焦新院區建設背后的勞動者們,特別推出《致敬勞動者·新院區建設特輯》欄目,讓我們跟隨文字,走近新院區建設的“第一現場”,聆聽勞動者的故事,感受新時代的醫者擔當與奮斗力量。
從規劃圖紙上的線條勾勒,到現代化醫療建筑群的拔地而起,花都院區的每一步蛻變都凝聚著無數建設者的心血。醫學裝備部全體成員深知肩上責任重大,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錨定目標、迎難而上。他們日夜奮戰在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驗收培訓等各個環節,在精密儀器的運作聲中反復校準參數,在堆滿資料的案頭逐字核對數據,以專業的技術和嚴謹的態度,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正是他們的不懈努力,為花都院區如期投入運營筑牢了醫學裝備根基,讓先進的診療設備得以高效運轉,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超前謀劃:從規劃到落地的精密協作
早在2020年,醫學裝備部便深度參與院區醫療設備布局規劃,累計完成10300余套、總值5.6億元的設備采購。團隊與建筑方緊密配合,從設備空間適配到水電線路合規性,逐一核查細節。面對安裝過程中設備尺寸不符、線路復雜等難題,醫學裝備部團隊協同各科室、供應商、技術團隊快速響應,確保每一臺設備精準“扎根”。
攻堅克難:與時間賽跑的安裝戰役
2024年4月起,醫療設備陸續進駐院區。醫學裝備部制定周密計劃,十個月內完成全部設備安裝調試,其中23套大型設備(價值2億元)的安裝堪稱“硬仗”。針對放射科、核醫學科等關鍵區域,醫學裝備部團隊提前半年勘察運輸路線,協調專業吊裝團隊,確保設備安全高效就位。
MR進場
極端天氣下的“設備保衛戰”令人動容:暴雨侵襲設備倉庫時,醫學裝備部與保衛科攜手搶險,筑沙袋、堵漏水,成功守護價值3億元的醫療設備。所有人都被淋成了“落湯雞”,可沒有一個人有絲毫退縮,心中只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一定要守護好院區設備安全,確保開業順利!
大型設備現場溝通
大型設備現場巡查
賦能臨床:從培訓到保障的全鏈條服務
為提升設備使用效能,醫學裝備部組織40余場專題培訓,覆蓋呼吸機、CT、MR等關鍵設備。技術專家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演練、模擬故障排除,助力醫護人員快速掌握操作技能。CT、MR、直線加速器等大型設備培訓更是干貨滿滿,技術人員深入淺出地講解設備原理、參數設置以及圖像重建技術這些高深的理論知識。到了模擬操作環節,醫學裝備部工作人員與臨床醫護手把手教學,從患者擺位、掃描操作,再到圖像后處理,每一步都反復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全流程操作技能。
AED培訓
通用設備培訓會議
放射科培訓
作為新院區醫療物資保障的重要樞紐,耗材庫房的落成標志著后勤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支撐。耗材庫房通過嚴謹細致的籌備工作,實地測量三個臨時庫房,精準設計貨架擺放方案,實現空間利用率最大化;安裝溫濕度設備,確保醫療耗材存儲環境符合三甲標準。
耗材庫房開業前盤點
耗材庫房送貨驗收
精準護航:開業前的最后一公里
在開業倒計時階段,醫學裝備部完成3000余臺設備的清點派發,并開展15場強檢校準專場,對2500臺設備進行精準調試,確保診斷數據零誤差。從生命支持設備到辦公終端,每一環節的嚴謹把控,均為醫療安全筑牢基石。
醫療設備清點
設備安裝
醫學裝備部的故事,是花都院區多科室協作的縮影。他們與后勤團隊共筑安全防線,與保衛科并肩應對突發危機,與臨床科室緊密配合提升服務效能。在醫療體系的龐大網絡中,這群“設備守護者”用專業與匠心,守護著“醫之重器”落地花都,書寫了“生命至上”的另一種詮釋。
來源:醫學裝備部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