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中國人發展電動車是絕對正確的,因為電動車比燃油車系統復雜更高一個量級,能夠提高十倍于純燃油車的工作崗位和研發崗位。具體如下:
1、電動車的產業鏈更長,先看看電動車多了什么,多了電池,養活比亞迪,寧德時代這些電池廠。養活幾十萬電池廠還有挖礦,做電池配件的廠子。
2、多了電機,更高熱效率的內燃機發電,養活了比亞迪70多萬員工,比亞迪今年年底員工估計80萬以上。純國產的汽車發動機就是爛,以前的合資車都需要給外資車企交專利費和利潤。這塊動力系統的利潤多了。
3、多了芯片,IGBT養活一個比亞迪半導體,比亞迪是做功率芯片控制電流的那種。養活中國芯片產業鏈。養活幾萬人有的,比亞迪的碳化硅超級工廠今年下半年投產,產能是第二名的十倍。
科普一下碳化硅可以做雷達,飛機導彈軍艦都用得上。這是中國電子戰打贏美國的工業基礎。
4、多了一個車載平板電腦,養活國產芯片,養活中國屏幕廠家,養活比亞迪電子代工幾十萬人。養活華為,華為有算力芯片和通訊芯片。
5、多了智駕系統,有攝像頭,有激光雷達,有算力芯片,有軟件算法工程,養活華為,地平線,大疆,比亞迪智駕等等做智駕的公司。養活幾萬工程師團隊。
6、多了冰箱,比亞迪和理想以后都會有配車載冰箱。最起碼養活幾萬人。
7、多用電,少用石油,混動車油耗比燃油車低一半,中國一年消費石油七億多噸,自己生產兩億噸。如果中國都換成電動車,花外匯進口的石油,一年省下幾千億,而且中國變成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又賺幾千億人民幣外匯。
中國不缺電,多用電,可以發展風電,光伏,需要多建設充電樁,又是養活百萬人。
8、我最近又發現連國產輪胎都賣的挺好,國產車用國產輪胎,國產輪胎比外國輪胎便宜一半,又養活了賽輪輪胎,玲瓏輪胎四萬人。
以前大家都是日系車用日本輪胎,歐美用歐美輪胎。現在連國產輪胎老大賽輪輪胎都擠進世界輪胎前十名了。
比亞迪員工已經90萬員工,10月銷量已經五十萬了。廣汽曾經年銷量百萬,員工不過幾萬人,本質上就是總組裝廠,核心零件都是用外國牌子的。
比亞迪年銷量2024年400萬,員工都有90萬,是因為比亞迪產業鏈 ,除了玻璃 ,輪胎,鋼材之外,其他幾乎零件都是自己生產的占比70%,生產線設備也是自己做的,蓋樓廠房也是比亞迪自己的工程隊。
一輛汽車有上萬個零件,比亞迪隨便一個零件廠養活一個縣的經濟。比亞迪以后真的是百萬槽工衣食所系也,一百萬比亞迪員工,帶動至少1100萬人就業機會。
所以中國發展電動車有七大新增產業鏈,有七大好處。有比亞迪和華為,可以做到100%國產替代合資車,賺更多錢,需要花外匯進口的石油更少,養活更多工人和工程師,賣一百萬比亞迪車子提供的崗位,至少五倍于賣一百萬的合資車。
廣汽本田關閉一個工廠大概五千人的組裝廠,比亞迪鄭州,深汕工廠,濟南工廠 ,多招聘三萬以上員工(比亞迪多了招聘,零件廠和組裝廠,還有電池廠)。比亞迪把工人待遇提升到五千到八千。
比亞迪現在員工75萬,我相信比亞迪今年做到400萬銷量以后,員工會突破80萬。如果比亞迪銷量再增長三倍,國內700萬銷量,國外三百萬銷量,最起碼會有100多萬員工,相關產業鏈也有5倍工作崗位增長。
這么一算,就是比亞迪一家,能夠創造1000萬就業崗位,而且比亞迪把工人工資從四千提升到五千到八千,研發工程師收入提升到20萬以上,養活十幾萬工程師。
比亞迪會成為第二個華為。華為,比亞迪,以后都會是萬億營業額的跨國科技巨頭,可以賺到老外的錢的卷中王。
還有任何質疑中國發展電動車是錯誤的人,都是外國養的植物水軍。
因為你們這是質疑1992年錢學森親筆信建議發展電動車,得到國務院副總理的支持,當時在上汽做動力系統的工程師,廉玉波被做電池大王的王傳福勸出來創業,花了三十年執行做強做大電動車。2008年得到股神巴菲特和芒格等資本家的認可。
你比錢學森,國務院副總理,股神巴菲特和芒格,電池大王王傳福,汽車動力系統院士廉玉波(他目前只有院士提名,不過我心里他是真正的汽車行業專家科學家,貢獻超過中國其他汽車行業院士總和)都聰明嗎。
所以說中國人發展電動車是正確的,可以讓中國人多賺利潤,養活更多工作崗位,提升工作收入,養活芯片產業鏈,減少石油進口保護國家能源安全,提升國防軍工實力。贊同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